第680章 勤王與否

順天、宣大戒嚴,宣府總兵周遇吉嚴守長城,昌平總兵和應薦守衛昌平,防止建虜侵擾皇陵;永平府戒嚴,巡撫馬成名和總兵趙登科嚴守;建虜從遵化入塞後,密雲方向沒有敵情,兵部調密雲總兵唐通率三千人,火速向京師馳援。

而在建虜入塞的消息傳來時,保定總督楊文嶽率領的一萬四千名保定兵正好行到京師,於是就地防守,順著運河東岸展開,不使建虜渡河。

通州,香河,武清,天津各處的守將在得到朝廷命令之後,也都展開了行動,聚攏百姓,關閉四門,聚集義兵,準備和建虜死戰……

至於京師,更是全體總動員,精武營,善柳營,左右柳營,五城兵馬司,連同上直二十一衛,各部衙門的兵丁和衙役,都編列成隊,做好了臨戰的準備,而各項物資,包括難民的安置,兵部和戶部正在緊急籌備中……

張鳳翔的聲音在殿中回蕩,崇禎帝想要聚精會神的靜聽,但心思卻是總也靜不下來,因為除了建虜的入塞、京畿的危機、百姓的安寧,他心頭還有另外一團劇烈的火焰在燃燒,令他一刻不得安寧。

那就是太子的安全。

太子一日不歸來,他一日不見到太子,他心中的焦躁就無法熄滅。多年的皇帝加上本性的莊重,使他能勉強保持鎮定和皇帝的威儀,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太子出現意外的可能性越來越大,他心中的焦躁之火也就燃燒的越來越猛烈,想著想著,忍不住就握緊了拳頭——建虜入塞都兩天了,三千營出京師也有兩天了,怎麽還沒有把太子迎回來呢?若是太子出了意外,我可怎麽對周後啊?

……

禦座下,大殿中,隨著張鳳翔的介紹完畢,群臣們對於是否要召秦督孫傳庭和湖廣左良玉的兵馬入京勤王,產生分歧,又一次相互激烈的爭吵了起來——原本,當建虜入塞的消息傳來,朝臣們的第一反應就是召薊遼總督範志完率領關寧軍入塞,拱衛京師,就如歷史上,崇禎十五年曾經發生過的事情一樣。

而直到此時,兵部才將渡海攻擊的秘密任務告知朝臣,朝臣們也才知道,原來吳三桂和馬科包括保定虎大威已經聚兵在秦皇島了。

因為是絕密,事先除了兵部三位大人和五個內閣輔臣之外,其他人都不知情,因此當馮元飚在朝堂上說出後,朝堂立刻轟動,朝臣們既驚喜又擔憂,驚喜的是,我大明終於是有還手之力了,擔憂的是,沒有關寧軍的入衛,以京畿現在的兵力,能擋住建虜嗎?

在關寧軍不能入衛的情況下,有人想到了陜西孫傳庭和湖廣左良玉。

“運河三百裏,怕不是現在兵力所能防守的,請陛下下旨,立刻調陜西孫傳庭、湖廣左良玉率兵進京勤王!”

建虜提前入塞,大明措手不及,原本的三道防線,瞬間就變成了兩道,而在崇禎帝和所有朝臣的心目中,從來就沒有把據守第三道防線當成一種選擇——那只是最後萬不得已的一種應對,一旦退守第三道防線,京畿之南,保定廣平,一直到河間府,五百裏之內的所有城池,就都將變成建虜蹂躪的對象,百姓都將被建虜屠戮,那絕不是崇禎帝和朝臣們所願意的,因此無論如何,一定要堅守京畿運河防線。

天津到京師的運河,一共三百裏,雖然燒毀了河面上所有的木橋浮橋,只留了四座石橋,並關閘蓄水,擡高了河面,但這並不能保證運河的安全,為了防止建虜從某地架橋過河,必須在東岸囤積更多的兵馬,阻擊建虜的渡河企圖,如此才能保證百分百的安全——這是很多朝臣的意見,而放眼天下,現在能調集的大軍,只有左良玉十萬湖廣兵和孫傳庭麾下的三萬秦兵。

“不可!”

兵部尚書馮元飚有不同看法,他站出來,一邊劇烈咳嗽,一邊徐徐反駁。

馮元飚認為,京畿運河最窄處13米,寬處18米,建虜想要架橋渡河絕非易事,也非一日一夜所能完成,因此不需要處處重兵,只要在東岸嚴加戒備,配備幾支機動部隊,但是發現建虜在某地架橋,立刻出動阻擊就可以。

當然了,建虜兵可以泗水過河,不過沒有了戰馬和重甲,建虜兵也就失去了威力,再者,建虜兵大多是旱鴨子,會水的人並不多,難以形成大威脅。

而就整個防線來說,現在的兵力,尚可以應對——楊文嶽的保定兵,閻應元和楊軒的兩個戰兵營,防守河岸,劉耀仁率領的四個千總隊防守石橋,運河的漕丁漕兵和武清東安等地的本地軍士作為輔助,一共有將近四萬人,另外,尤世威的三千山東兵往吳橋,陳有福的四千河南兵往大名府,唐通的三千密雲兵回援京師,都可為後續的援兵,因此在馮元飚看來,運河防線尚可,暫時還不需要動用兩千裏之外的孫傳庭和左良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