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64章 皇命驅使,殺賊有功

南衙諸軍亂鬥所造成的混亂很快就遍及全城,但由於諸坊都是相對獨立的存在,兵亂多是發生在城中縱橫交錯的大街上,並沒有在第一時間擴散到諸坊中。

此時,有的坊區管事者反應及時,或是坊中有什麽大戶在居,第一時間便組織人力將坊門封鎖把守起來,務必將街面上的騷亂隔絕在外。

“究竟發生了什麽?是突厥寇入,還是雍王殿下已經歸都?”

坊中民眾們受此驚擾,自然也都多有猜疑,不斷向左右驚慌奔走的人眾進行求證,但卻完全得不到任何有效的訊息回應。

這也很正常,不要說尋常坊裏小民,哪怕是一些立朝的大臣,對於今天陡然發生的動亂緣由同樣所知不多,或許有幾分猜測,但也並不能確定,更不知該要作何應對選擇,也只能各自困守坊居之中,務求不被外間的騷亂席卷侵擾。

長街上亂鬥的南衙將士們也並不只是悶頭互鬥,街面上不斷有人嚎叫道:“今上乃妖後所僭立,本非皇國正嗣!母子違棄大帝遺制,偷符竊命,褻弄公器,嗣聖以來,正統絕矣!天皇恩眷垂及子孫,廬陵王北行歸國,凡忠骨自詡,此時不奮起迎王歸統,更待何時!”

然而街面上已經是混亂至極,如此一番長篇大論能夠喊叫出來已經不容易,聞者能將訊息接受多少更是存疑。反觀仍然忠於皇帝的禁軍將士們,喊話則就幹脆直接得多:“皇命驅使,殺賊告功!”

雖然南衙兵亂爆發的猛烈,且涉事者眾多,但是形勢的發展漸漸便開始對那些作亂者不利。畢竟南衙將士這一次沖出皇城,還是奉了皇帝所命要捕殺悖逆,相對而言目標要更加篤定明確。

至於那些參與謀亂的南衙將士們,首先便沒有一個完整的指揮系統與周詳的行動計劃,雖然憑著身份的隱秘、暴起發難,也造成了極大程度的動蕩,但卻是各自為戰,並沒有及時的將各方鬧亂統合起來壯大聲勢。

還有更關鍵的一點,雖然也有許多叛亂將官明確的喊出了要奉迎廬陵王歸國繼統的口號,但是對於普通士卒、包括坊中已經被驚擾起來的民眾而言,廬陵王只是一個存在故事當中的遙遠形象,本身並沒有正式現身鼓舞亂軍士氣,號召力也遠沒有想象中那樣強大。

而且,鬧亂爆發於皇城之外的街曲之間,無論參與鬧亂的軍卒們喧鬧廝殺得再如何兇狠,也並沒有直接撼動到皇城中樞的安危。

一方面,皇帝穩居皇城大內,周圍仍然不失拱衛庇護。另一方面廬陵王不知所蹤,只是通過鬧亂將士們口號喊叫而略具存在感。

所以在經過最初的應激暴起鬧亂之後,各方的鬧亂便漸漸遭到壓制,那些參與鬧亂的南衙將士們或因圍殺而直接橫屍長街、或因追趕而向各個方向逃遁。

當然,這也並不意味著局勢對於朝廷而言就在轉好。畢竟皇城雖然沒有直接遭受亂軍的攻殺撼動,但現在朝廷對於分散在城中諸街的南衙軍眾們也基本喪失了控制權,整個神都城中,已經沒有什麽秩序可言,且鬧亂已經不再只局限於幾條長街幹道,開始向坊曲之中滲透。

生人誰無二三不平之氣、睚眥之仇?

往常都畿秩序尚可維持,治安仍未失控,就算有什麽冤屈不忿、也只能隱忍按捺。

可現在就連都中最為精銳強大的宿衛禁軍都開始亂鬥起來,秩序完全崩潰,哪怕坊曲小民但有一二勇力可恃,往常所積攢的種種負面情緒也都爆發出來,趁亂開始發泄,或是舊怨尋仇,或是搶劫坊中富戶,使得整座神都城陷入更大的混亂之中!

在這滿城的混亂中,有幾處混亂最為的洶湧猛烈,其中一處便是由皇帝欽定、宣為國賊的韋承慶邸居所在的崇業坊。

因為得到南衙中同謀者的報信,在南衙將士們還未殺到坊中之前,韋氏家人們便先展開了掙紮自救的活動。

韋承慶親自率領族中親徒們奪下了東側的坊門並加以據守,確保退路在控之後,韋承慶並沒有第一時間選擇撤離,除了坊居中還有更多女眷族親、不便即刻逃竄轉移之外,更重要的還在於韋承慶作為奉迎廬陵王歸都的主謀,也是聯合各方同謀勢力的關鍵人物,一旦貿然遁走,各方人事失於統合,整個計劃或許都要流產!

“信號怎麽還未發出?”

占據住坊門後,韋承慶手持橫刀向坊內張望,神情語氣都焦躁不已。

終於一道煙柱自坊中南曲方位沖天而起,於陽光的照耀下分外明顯,各個方位都能清楚望見,這便是與謀者此前約定大事發動的信號。

雖然眼下這情景已經大悖於此前計劃約定的情況,但眼下也顧不了那麽多,畢竟誰也沒想到皇帝居然有如此剛烈的決心與勇氣,竟然敢在敵情還未完全分明的情況下率先發難。韋承慶也是趕鴨子上架,退無可退,只能倉促發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