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亡國第四十八天(第2/3頁)

李信臉上那抹笑容愈深了些,眼角的道道皺紋都透著一股陰冷:“朕聽聞秦國公家眷還跪在宮門外?”

跪在階下的幾個大臣都捏了一把冷汗。

“是……是還跪著。”先前答話的大臣額角滾落一滴豆大的汗珠子,砸在光可鑒人的大理石地磚上。

李信道:“貴妃侄子荒唐,大理寺官員也跟著荒唐不曾?朕敬重秦國公,他雖不願為朕所用,一心隨前朝而去,朕卻也不能薄待他家人,命大理寺即刻放人,大理寺少卿罰俸三月,閉門思過。”

“陛下聖明!”幾個大臣雖叩頭替秦家謝恩,但一顆心還是懸著的,李信突然在此時提起秦家人,實在是不能不叫人多想。

果然,下一刻就聽李信慢悠悠道:“朕聽聞秦家幺女溫婉淑良,有其長姐之姿,封其為盛平公主,送往北戎和親,也算是合了秦國公一生為民的心意。”

跪在階下的幾個大臣不敢作聲,李信這分明是記恨秦家為了救出秦簡,拿天下百姓來壓他。

……

西天燒起紅霞時,秦笙才瞧見幾個大臣從宮門那邊出來,她和秦夫人跪了兩日,膝蓋早腫了,若不是憑著一股心氣兒撐著,只怕早暈了過去。

瞧見有人來了,秦笙下意識又把背脊挺直了幾分,不肯叫人低看了秦家去。

前來是正是在禦書房提議和親的那位大臣。

他看著秦家這母女二人,眼神有些閃躲:“秦夫人,秦姑娘,你們且回府去吧,陛下得知秦大公子被關大理寺一事後盛怒,罰了大理寺少卿三個月俸祿,讓其閉門思過呢!秦大公子不日就能回家了。”

提心吊膽了數日的秦家母女二人聽到這消息,幾乎喜極而泣。

秦夫人被秦笙和忠仆扶起來,對著那大臣福身一禮:“多謝周大人,周大人大恩,我秦家上下一定銘記於心。”

周大人連連擺手,神色間滿滿的心虛:“秦夫人言重了,你們這些日子殫精竭慮,遭了不少罪,先歸家歇著吧。”

秦夫人母女都以為是李信在民怨前做了讓步,滿心歡喜回了秦府,等來的卻不是從大理寺被放出來的秦簡,而是一道封秦笙為和親公主的聖旨。

秦夫人那般堅韌的一個人,秦國公赴死都沒能打倒她,卻在看到這道聖旨時,悲從中來。

從前她沒能護住自己長女,如今連幺女也護不住了,憤怒和多日攢下來的疲憊、沉痛、絕望一齊湧上心頭,急火攻心,終究是暈了過去。

秦家家仆又是一陣手忙腳亂,哭聲一片,擡著秦夫人回房的回房,去請大夫的去請大夫。

傳旨的太監冷眼看著樹倒猢猻散的這一家子,沒有半分憐憫之意,仿佛只是看了一場皮影戲。

秦笙在此時才體會到了當初秦箏面對是怎樣的艱難抉擇。

她不接這道和親的聖旨,秦簡可能就沒法全須全尾地回來,可若是接了,就得嫁去北戎那野蠻之地,這一輩子都歸家無望……

最終秦笙咬著發白的唇接下了那道聖旨。

傳旨太監帶著一眾小太監趾高氣揚而去,秦笙跪坐在空蕩蕩的庭院裏,眼淚奪眶而出。

她是秦家最小的孩子,從小就被保護得極好,哥哥姐姐都疼她,但現在再也沒人能擋在她前邊了。

父親離世,母親病倒,姐姐下落不明,兄長被關在獄中……

她從未覺得,人生如此艱難過。

秦笙攥緊手中的聖旨,眼淚大顆大顆砸在地磚上,眼神卻慢慢變得堅定,當年姐姐為了她能嫁入東宮,而今為了兄長,她也能遠嫁北戎。

……

京城這邊的消息傳到兩堰山時,秦箏已經用晾幹的瓦胚成功燒制了一批青瓦。

寨子裏家家戶戶漏雨的問題總算是得到了解決。

楚承稷先前飛鴿傳信給藏在青州的陸家人,讓他們去尋川西一帶修建索橋用的鐵索,很快就有了答復。

不過這次送來的信件裏,因為朝廷已用囚車押送京城陸太師府上的人前往郢州,陸家人提及時,才順帶說了秦國公和陸太師就義一事。

楚承稷看完信,沉默良久。

秦箏回寨子裏後這幾天一直忙著燒青瓦,林昭催了她好幾次,她才用菩芥做了餃子,讓盧嬸子幫忙給林昭送了兩盤過去後,她端著一盤進屋本打算讓楚承稷嘗嘗,卻見他臉色罕見地凝重。

秦箏面上的笑意收了幾分,把餃子放到桌上,問:“相公似有煩心事?”

楚承稷看著秦箏,遲疑片刻,緩緩道:“阿箏,有些事,還是得讓你知道。”

秦箏見他臉色嚴峻,不由也正了神色:“相公說便是。”

楚承稷將那張信紙遞與她。

秦箏展開信紙,越看眉頭皺得越緊。

秦國公死了?太子妃的妹妹還要被送去北戎和親?

這和原書中的劇情出入頗大,原書中太子和太子妃死後,秦家被沈彥之保了下來,雖然秦國公也死了,但並不是被朝廷斬首的,而是自己觸柱而亡,剩下的秦家人則遠走京城,去了塞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