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亡國第六十一天(第2/3頁)

當晚,青州城樓上就換回了大楚旌旗。

這一夜諸多要事需要交接,兵防部署也是楚承稷親自去查驗過的,對進城的大軍更是三令五申,不得叨擾青州城內百姓,違者軍法處置。

林堯跟著楚承稷跑了一晚上,雖然沒打一場苦戰,可回到青州府衙後,還是累得腿肚子都酸疼,身上那件布甲裹著怪熱的,早被他脫下放到一邊。

見楚承稷回來後就研墨似要寫什麽東西,還當他是忘了脫布甲,好心提醒:“殿下,那布甲裏縫的棉花,您若是熱可以脫下來。”

楚承稷只道:“不熱。”

林堯狐疑地瞅了瞅他額前那顆汗珠子,這還不熱?

……

天剛明,船艙外就響起敲門聲:“主子,有急報!”

沈彥之從案前擡起頭來,不遠處的地上還倒著一個空酒壇,宿醉的後果就是頭疼欲裂,他眼底布著不少血絲,整個人都充斥著一股頹敗感,沙啞開口:“進來。”

“主子,青州城失守了。”陳青臉色難看。

沈彥之按著額角的手一頓,眼神瞬間鋒利如刀:“什麽?”

陳青額前浸出了冷汗:“前朝太子昨夜帶兵攻下了青州城。”

沈彥之額角一條青筋凸起,嗓音冷厲:“前朝太子不是被圍困在兩堰山麽?他如何去的青州城?”

陳青道:“探子在瑯琊山山腳下發現了馬蹄印,沿著蹄印一路追蹤,發現有人在兩山山崖之間修了一條索道,想來那群匪徒就是從索道下山的。”

沈彥之嘴角噙著一絲薄笑,整個人周身氣息愈發陰沉可怖:“斥候幹什麽吃的?兩堰山和瑯琊山兩山之間有條索道與相連都不知?”

陳青垂下頭去,“斥候原先查探過,那山崖之間隔著元江,相距至少五十余丈遠,並無任何連通的橋梁索道。”

這突然多出來的一條索道,在陳青看來實在是匪夷所思。

沈彥之果然冷笑起來:“你是想說,那條索道是憑空出現的麽?”

陳青把頭垂得更低了些:“屬下不敢。”

沈彥之很快對目前的局勢做出了判斷,“留一千人馬繼續在此守著山賊窩的大門,另派一千人從索道攻上兩堰山,若找到太子妃,不可傷她一根毫發。其余人等,隨我去奪回青州城!”

剿匪的三萬精兵南下了兩萬,僅剩的這一萬也是靠青州糧倉養著的。

沈彥之暗中留在青州,只為守到山上糧草告罄,手刃前朝太子、帶走秦箏,怎料中途卻出了這樣的意外。

他就不信,他帶著八千精兵,還殺不盡前楚太子手底下那幫烏合之眾!

……

兩堰山。

秦箏昨夜回來得晚,但心裏記掛著寨子裏的事,睡眠比平日淺,鄰近的雞鳴聲響起,她便醒了。

起身後發現窗戶外時不時傳來幾聲“咕咕”聲,她走過去打開窗葉一看,果真是那只信鴿停在了窗邊,不知等了多久,但那雙豆豆眼裏,仿佛是有幾分不滿在裏面。

秦箏取下它腳上信筒裏的信後,照例給它灑了一撮碎米,信鴿啄完才拍著翅膀飛走了。

她站在窗前看了一會兒,不知是不是她的錯覺,總覺得那信鴿比起從前好像圓了不少。

信是楚承稷寄來的,說他們已順利奪下青州城,秦箏懸了一夜的心總算是落回了原處。

昨夜怕出什麽意外,她一直都在琢磨如何加強後山的防禦工事。

山崖那一片光禿禿的沒有樹木遮擋,若有敵襲,他們的人只能躲在樹林裏才能找到庇護物,處境太被動。秦箏讓人用之前燒瓦時順帶燒制的磚石在山崖處搭建幾處簡易掩體。

只能說未雨綢繆確實是有效,後山來報有情況時,秦箏叫上林昭匆匆趕了過去。

到了後山,只見對面山崖上站在黑壓壓一片官兵,昨夜建起的磚垛掩體後面,都藏了兩名弓箭手,巴掌大的孔隙剛好能對外放箭,卻又能避免被敵方的箭鏃傷到。

藏兩名弓箭手,主要是為了一名弓箭手拉弦上箭的間隙,另一名弓箭手能頂上,不至於叫攻過來的人鉆了空子。

林昭看著對面山崖,握著苗刀的手都緊了幾分:“官府還能派這麽多人來攻寨,只怕青州城那邊也少不了一番惡戰。”

山寨裏留守的青壯年不到百人,若是官兵攻過來,對她們就是一場碾壓式的勝利。

秦箏怕她沖動,給她分析當前的形勢:“兩堰山的地勢,咱們只要死守,官兵來再多也拿我們沒轍。你哥他們估計也是只守不攻,如今糧草充足的是我們。官兵沒法從青州城內拿到補給,屆時只會自亂陣腳。”

林昭捶了下一旁的樹幹:“那就耗下去!”

鐵索那頭斷開了,對面的官兵一開始的確是沒想到過來的法子,等他們也推著數台床弩抵達對面山崖時,秦箏就意識到不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