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亡國第六十六天(第2/2頁)

他不參合青州的戰局,只派手下能將圍殺截道的那支流寇,到了李信跟前,便也能說自己盡力了。

趙逵不知孟郡郡守的用意,以為他們是要前去青州相助,帶著五百弟兄一路血拼,重創孟郡孟郡派出去的那隊人馬,他帶去的五百精銳也無一人生還,他身中數箭,全靠身形膘壯,才沒傷到要害,一路逃回青州城,方至城門處就因失血過多一頭栽下馬去。

底下的將士匆忙前來通報與楚承稷。

宋鶴卿得了消息也匆匆趕來同楚承稷商議:“孟郡之危近在眼前,青州落入殿下之手的消息過不了幾日就會傳回汴京,李信勢必還會派兵前來圍城,殿下不如發檄文以告天下,聲討李氏逆賊,光復楚氏,大楚舊臣們總有些會前來效命。”

楚承稷神色沉靜:“李信不會再調兵前來,閔州若是失守,倒是會讓調往閔州的那兩萬人馬折回來攻打青州,需得在那兩萬兵馬折回來之前,再拿一城,同青州形成掎角之勢。”

宋鶴卿遲疑:“閔州已是強弩之末,淮陽王如何會緩下攻打閔州?”

一旁的陸則笑道:“我修書一封與家父,讓郢州陸家那邊拖延拿下閔州的時日。”

宋鶴卿恍然大悟,拱手道:“殿下深謀遠慮,老臣佩服。”

楚承稷看向他:“檄文就勞煩宋大人主筆。”

話落又看向陸則:“你與王將軍點兵五千,前往孟郡。”

宋鶴卿以為他要攻打孟郡,連忙規勸:“不可!殿下不可啊!孟郡素來有淮南糧倉之稱,朝廷屯兵上萬於此,加上孟郡地勢險要,城防堅固,貿然攻城使不得!”

楚承稷嘴角噙了一絲薄笑:“誰說我是要攻孟郡?”

……

秦箏料到過拿下青州後不會太平,只是沒想到這份不太平來得這般快。

楚承稷開始備戰,宋鶴卿聲討李信的檄文一發出去,楚承稷拿下青州擊退朝廷守軍的消息也長翅膀一般飛了出去,這些日子的確有不少大楚舊部前來投奔,但都零零散散,還是不大成氣候。

不過至少楚承稷手底下能用的人多了起來,東西廂房陸陸續續住進了不少幕僚,願意參軍的流民也全被收編進了軍營,青州城的兵力從一開始的數千人,滾雪球一樣發展到了上萬人。

青州城內留足三月的余糧後,囤積的其他糧食全被運送到了兩堰山,留了重兵看守。

林堯是楚承稷一手帶出來的,收編進來的新兵,全都交給了林堯訓練。

宋鶴卿想在短時間內拉到一支強軍,寫了諸多信件寄與手中握有兵權的大楚舊臣,只可惜都沒什麽回應,倒是秦簡在路上得知楚承稷已占領青州,當即揮筆作章痛斥李信,擁護楚氏。

秦簡的文章,便是一向與秦國公不對付的陸太師看過後,都贊不絕口。他狂寫數十篇痛斥李信的詞賦字字珠璣,更是在讀書人間廣為傳頌。

秦箏還未見過自己這個名義上的兄長,倒是先從旁人口中聽到了他的文章。

對此,秦箏不得不佩服,讀書人就是不一樣,把人祖宗十八代都罵完了,通篇愣是不見一個臟字。

整個青州城上方的空氣明顯都繃緊了,秦箏自然也沒閑著。

楚承稷一旦攻打別的州府,怕的就是留守青州的兵力不夠,叫人轉過來搗了老巢。

秦箏召集青州城內的所有工匠,開始有條不紊地加固城墻。

城外挖了一口大土窯,每日濃煙滾滾地燒制青磚,將士們從山上挖回來堅石,工匠們一錘一釬鑿成石方。

砌城磚用的石灰漿,秦箏力排眾議,加入了煮熟的糯米漿,糯米石灰漿的粘合強度,以及冷卻後的堅固程度,一點不亞於現代的混凝土。

古代工匠和百姓大多不願意在打仗時前去修築城防,主要原因還是在於官兵為了趕工,只會一個勁兒地向著工匠施壓,動輒砍頭威脅,把前去做苦役的百姓當牲口一樣鞭打。

秦箏自己就是幹工程這一行的,自然知曉工程進度要怎麽安排,便是為了趕工,也不會不把苦役當人看,不少原本不願意為官府效力的工匠得知後,也紛紛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