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亡國第八十一天(第2/3頁)

這條街早有埋伏!

但被發現了,那就是無用的埋伏了。

四周燃起火把,董達騎著一匹汗血寶馬出現在前方,他身後的街巷裏密密麻麻站滿了人,是數以萬計的官兵。

董達喝道:“楚氏小兒,你愚弄於老夫,誆走老夫的徐州,今日老夫必讓你血債血償!”

楚承稷才經歷過一場廝殺,他雖只著了一身普通將士的甲胄,可坐在馬背上,那通身的氣派,還是一眼就能讓人認出他來。

只不過他甲胄和臉上都沾著未幹涸的鮮血,這就導致了當他面上露出溫和的神情來時,整個人顯得異常邪氣。

“董老將軍好歹為了二十余載的楚官,如今雖為了李家走狗,見了孤,還是喚孤一聲殿下妥當些。”

董達一生廉正,身上最大的汙點大概就是晚年變節了,他面露恨色:“你楚氏無道,可知天下人之苦?煬帝在位時,聽信讒言,掏空國庫大修道觀,哪年大澇大旱的賑災官銀是落到了實處的?滿朝光鮮者,皆是蠅營狗苟之輩,中飽私囊,官官相護,哪管天下百姓死活?”

說到憤慨處,董達面色漲得通紅:“我董達不過一介武夫,非是士大夫之族,做不來那些舍生取義之事,我只知曉我乃徐州父母官,只要能保徐州百姓安然無虞,那龍椅上坐的人,姓楚姓李與我何幹?”

楚承稷身邊的副將要罵回去,被楚承稷擡手阻止了。

他道:“董將軍為保徐州百姓,歸順李賊,那董將軍可知,李賊麾下大軍又劫掠了多少州府?徐州百姓是人,天下其他州府的百姓便不是了?”

一句話說得董達面紅耳赤。

李信從祁縣打到汴京,又沒個強大的後盾支撐,一直都是打下一座城就搶掠一座城,麾下上至將軍下至小卒,都知道每新攻下一座城,就有搶不盡的財寶和女人,所以他的軍隊攻勢一直都如惡狼一般猛烈。

董達當初肯降,就是知道以徐州之力,壓根擋不住李信的攻勢,與其等到死守城破,城內百姓被燒殺搶掠,還不如獻降以保徐州百姓平安。

不費一兵一卒就拿下徐州,條件不過是不叨擾徐州百姓,李信自然同意這筆穩賺不賠的買賣。

可在徐州沒能補給軍需,李信的軍隊只能去別的的地方搶,徐州百姓平安了,卻又有其他州府的百姓遭殃。

統領這片河山的一前一後兩個君主,不過是誰比誰更爛罷了。

見董達不說話,楚承稷繼續道:“孤拿下徐州後,秋毫未犯徐州百姓。”

這話讓董達面上有了些異樣的情緒。

楚承稷在馬背上單手掄過長戟:“孤知曉董將軍愛兵如子,董將軍手中這些人馬,對上孤帶來的這萬余大軍,便是分出了勝負,也得死傷過半。董將軍不若同孤約法三章,你我二人馬背上分高下,董將軍若勝了,孤退兵。反之,董將軍交還徐州兵符。”

董達手中的這支軍隊,也是前楚的軍隊,只不過跟著主人一起易主罷了。

董達努緊嘴角,應下:“好!”

孟郡城門已被攻破,對方士氣正高,反觀他自失了徐州以來,連吃敗仗,麾下士氣低落,若是當真兩軍相殺,他這邊不一定能討著好。

兩方人馬都往後撤,兩方主將高居於馬背之上,空氣裏的戰意,一觸即發。

董達大喝一聲,率先駕馬沖殺過來,他一生戎馬,手上那柄虎頭鏨金槍在戰場上斬將無數。

楚承稷冷眼看著他逼近,卻是立於馬背上不為所動。

董達那邊的副將瞧見了大喜過望,畢竟前楚太子草包的名聲早就傳得人盡皆知,還以為是楚承稷在馬背上被嚇得不敢動彈了。

楚承稷這邊的副將則是為他捏了一把冷汗,戰場上不僅講究兵器一寸長一寸強,馬背上的將軍駕馬沖殺時,借住戰馬疾馳的沖擊力,短兵相接刹那的力道能比平日裏大數倍。

董達駕馬沖來,楚承稷卻立於原地不動,這怎麽看都是失了優勢。

董達見楚承稷在馬背上沒動,倒是沒直接用槍刺,而是爆喝一聲,手中長槍朝著楚承稷腰腹狠砸過去。

楚承稷擡起手中長戟接下這一擊,的確是摧枯拉朽般的力道,虎口陣陣發麻,他坐下的戰馬都被逼得後退了兩步,楚承稷在馬背上卻連腰身都沒折一折。

反倒是董達自己被震得在馬背上仰過身,連人帶馬被逼退好幾步。

一時間董達心中大駭,這前楚的草包太子,何時有這般能耐了?

圍觀的兩方將士也驚呆了,楚承稷的副將趕緊高舉手中兵刃,帶領身後的將士們長槍拄地,一齊給楚承稷助威。

夜幕裏,楚軍呼聲如雷鳴,兵器拄地聲如地動,董達身後的官兵在這片聲浪裏,士氣愈發低下,哪怕董達還沒敗,一個個都已經面色灰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