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亡國第一百零四天(第2/3頁)

當初眼見大楚氣數已盡,大皇子又拋出橄欖枝,他才把女兒嫁了過去,本以為是謀一個更好的前程,哪料到竟是把女兒嫁給了豺狼。

韓修悔不當初,甚至覺著這一切都是自己的報應。

若不是還心系著家中老小,他都想一頭碰死在獄中。

在此時提出歸順大楚是唯一的出路,但韓修光是想想,自己都覺面上躁得慌,他此舉和那些趨炎附勢之輩又有何區別?

就在這樣的天人交戰中,大牢的門總算是打開了一次。

韓修見前來的是宋鶴卿,心知自己的機會來了。

他本是要主動表忠,在宋鶴卿說出楚承稷有用他之意,又讓人把他家眷都接來青州後,韓修堂堂七尺男兒,竟是愴然涕下。

“我韓修……對不住殿下,對不住大楚。”

他在大牢內長跪不起。

宋鶴卿嘆息一聲:“殿下有惜才之心,韓將軍此時回頭,不晚。”

韓修紅著眼道:“從此我韓修這條命就是殿下的,刀山火海,肝腦塗地,韓修在所不辭!”

韓修的歸順,不僅解決了徐州運糧官空缺一事,還打壓了一波陳軍的士氣。

南邊的局勢一切都在掌控之中,讓秦箏和楚承稷意外的,卻是北邊的戰事。

往年北戎都是入冬後才開始攻打大楚邊境,但今年才入秋,北戎就已發動了攻勢。

北戎先前拿下了河西走廊,此番從河西走廊、羌柳關同時夾擊北庭,縱使連欽侯手中的十萬鐵騎以驍勇著稱,卻也難以招架。

李信便是在此時發兵北上,打的旗號是幫連欽侯一同抵禦外敵。

民間先前對李信全是罵聲,畢竟都謠傳他二子挖了武帝陵墓。

但現在,民間對李信的言論,卻全是往好了說。

什麽先前河西四郡失守,連欽侯不發兵相助,以至於四城盡歸異族。如今北庭有難,李信二話不說發兵,胸懷寬廣,乃一代明主。

甚至已經有一批文人開始聲討楚承稷他們,言外敵當前,李信支援北庭去了,他卻還在南方拖住李信的兵力,讓李信分身乏術,前楚皇氏比起李信,就是上不得台面。

楚氏皇族從前那些荒唐事又被拿出來說道,不過這次罵得更多是貪官汙吏,欺壓百姓,楚煬帝一心求長生之法,大旱大澇百姓接連餓死,滿朝官員卻無所作為。

大楚曾輝煌過是真,後來從根基開始腐敗,民生艱難也是真。

李信這回采用的手法確實高超了不少,那些大楚晚期對百姓造成的災難和傷害沒法辯解。

秦簡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寫詩詞文章大罵李信起兵時,放任手底下兵卒搶掠百姓,奸淫婦女。

只是這次他的聲音,很快又被那些吹捧李信心懷大義的言論給蓋了下去,甚至還有人說,李信的軍隊進入北庭,發現那裏的百姓食不果腹,啃樹根草皮,直接搭棚施粥,救濟當地百姓。

秦箏這個經歷過後世互聯網時代的人,瞧見李信的這波輿論反擊戰,也不得不贊嘆一聲高。

北戎攻打連欽侯,李信發兵援助,且不說他究竟出了多少力氣,只要他底下養的那批文人,將這事大肆宣揚出去,李信就同時把連欽侯和楚承稷他們都踩在腳下了。

可能連欽侯拼死拼活抵禦外敵,李信帶著他的人馬作壁上觀,最後傳到世人耳朵裏的,還是他不計前嫌帶兵幫連欽侯,才讓連欽侯贏得了這場戰。

而駐守在江淮的陳軍攻打他們,她們防守也會被說成是窩裏鬥,不顧大局。

秦簡這些天大動肝火,罵人罵得太厲害,舌頭都起了泡,卻還是沒能在輿論場上幫楚承稷他們扳回一局。

秦箏讓人給秦簡送了幾盒下火的茶葉過去。

她不信李信籌備這麽久,當真只是為了在北戎攻打北庭時,發兵前去幫忙。

更大的可能是,李信想讓北戎打垮了連欽侯的勢力,再出兵相助,順帶收服北庭。

如果再順勢擊退北戎人,套在李信身上的光環可就更耀眼了,以他的手段,把自己鼓吹成第二個武嘉帝都有可能。

一個人被捧得高了,摔下來時也會摔得越狠。

這波輿論戰,她們不需要做其他的來打壓李信,只要把李信北上的真正目的捅出來就行。

而這唯一的突破口,還得回到涼州失守,為何連欽侯沒收到涼州府的求援。

只要有證據指認是李信故意失涼州,讓北庭陷入眼下被北戎夾擊的局面,他給自己鼓吹的那些帝王胸懷什麽的,就一個都維持不了。

原書中女主為自己父親翻案時,是從她父親的副將那裏找到突破口的,最後才查出故意讓涼州失守的,是李信最為倚仗的一名名喚李忠的大將,他這般作惡給出的解釋卻只是記恨女主父親的才能。

秦箏覺得裏邊肯定還有隱情,找到楚承稷,想讓他從這些線索去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