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亡國第一百一十一天……(第2/2頁)

那家夥倒好,因為一封契書,氣得去了書房?

台階她是給了,愛下不下!

……

府上的老仆送湯過去時,見楚承稷在燭火下專注看折子。

老仆知曉兩位主子都辛苦,把湯呈上去時,特意說了一句:“殿下當心身子,早些回房歇著吧,太子妃娘娘憂心您,特意吩咐廚房熬了滋補的湯。”

楚承稷臉色還是冷冰冰的,但又似乎緩和了一點,他冷淡點了下頭:“退下吧。”

老仆一走,他瞥了一眼放在案旁的湯盅,沒動,嘴角卻抿得不如先前緊了。

知道給他送湯,看來是明白錯在哪裏了。

但做錯了事,就該受教訓。

他繼續慢條斯理看著手上卷宗,只是看幾行字又瞥一眼黑沉沉的窗外,過了一個時辰,仍沒見秦箏繼續遣人過來,他不由得擰了擰眉,放下卷宗走出書房,守在門前的侍衛立馬抱拳:“殿下。”

走出書房這道門後,一會兒就不好再回來了。

現在可以裝作是要處理政務,出去一趟後再來書房,讓底下人知道他是故意不回主屋,有傷秦箏的顏面。

楚承稷收住腳步,問:“太子妃可有派人過來?”

侍衛想了想道:“一個時辰前,太子妃娘娘讓廚房送了湯過來。”

楚承稷:“……”

靜默了一息,他繼續問:“這期間可有人靠近書房?”

侍衛還當他是擔心書房的防守,立馬保證:“殿下放心,一只蒼蠅都沒有。”

楚承稷冷淡“嗯”了一聲,轉身時,書房的門“砰”一聲大響合上,震得門前的侍衛都心口一跳。

侍衛看著緊閉的房門,撓撓了頭,太子殿下似乎心緒不佳?

……

小夫妻這第一次分房睡,沒讓府上下人引起什麽猜疑,大家都知曉太子殿下和太子妃娘娘日理萬機,太子殿下在書房過夜,必然是為了處理政務。

秦箏早上醒來時,發現自己睡姿又格外放肆,顯然昨晚某人一夜未歸。

已經給過台階的秦某人,小脾氣也瞬間上來了。

用飯時,只有她一人,婢子見她壓根不問楚承稷的去向,這才查出幾分怪異,主動向秦箏稟報楚承稷的行程:“殿下一早去了軍營,說午間也不回來用飯。”

秦箏“嗯”了一聲,表情看起來頗為冷淡:“本宮也要隨宋大人去監工河堤,幾日後才回府,你去收拾幾身衣物。”

她說的公事,婢子一時間也分不清,太子妃和太子究竟是吵架了,還是當真各自太忙了。

只不過秦箏繼續夾菜時,手上力道明顯變大了,一顆青豆直接被她夾飛出去。

秦箏說走就走,正好暗河最後一段是聯通赤水河的,距離青州頗遠,往返得耗些時間,之前她去視察,一天裏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趕路上。

這次秦箏直接下令,在最後一段工程附近的村落裏借宿幾天。

這樣省了往返的時間,自然可以更好地檢測暗河的工程質量,其他官員知道秦箏在這些事上一向較真,只當是秦箏為了精益求精,倒也沒什麽怨言。

宋鶴卿卻知曉楚承稷不日就要前往徐州,秦箏在這時候突然離開青州城,分明是同楚承稷鬧了別扭。

他瞬間就想到了之前讓楚承稷選側妃納妾的那幾封折子,心裏立馬為小兩口急上了,私下本想勸勸秦箏,怎料秦箏卻表現得跟個沒事人一樣,義正言辭說離開青州,只是督察暗河的修建而已。

宋鶴卿看她幹勁兒十足,一頭紮進工程裏,眼裏再無別的事,絲毫沒有傷心的樣子,不由得也懷疑是不是自己想多了。

……

且說楚承稷去軍營練兵回來,當即召見了上奏讓他選妃納妾的幾個臣子。

幾個官員的折子一直沒被批下來,他們就猜到了這事只怕不易,受召進入議事廳時,見楚承稷一身玄甲坐在主位上,面色冰寒,兩腿就已經打起了擺子。

“微臣參見太子殿下。”幾個官員揖拜。

楚承稷遲遲沒讓他們起身,開口時嗓音裏也帶著涼意:“青州告急,徐州被圍,爾等不各司其職,想應對之法,反倒是在這關頭讓孤選妃納妾?是要百姓覺著孤貪圖享樂,不思進取麽?居心何在?”

一句話說得幾個官員腿軟,連忙跪了下去:“太子殿下明鑒,臣等諫言讓殿下選妃納妾,實乃是為了大楚根基,皇室血脈單薄,殿下又屢屢親征,若有萬一,臣等惶恐啊……”

楚承稷眼皮半擡,目光散漫卻又壓迫感十足:“你們咒孤死在戰場上?”

幾個官員臉都白了,這帽子可比剛才那頂還要大,扣下來了是要誅九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