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亡國第一百三十七天(第3/5頁)

李忠心知就算攻破了永州城門,他也只來得及帶小部分兵馬進城,余下兵馬會被大楚的援軍死死咬住。

帶著那小部分兵馬,他就算拿下了永州城,也守不住。

與其把自己的人馬都折在此處,還不如撤軍保存實力。

李忠心中極度不甘,卻也只能狠狠咬牙:“撤!”

鳴金聲一起,他麾下的將士們狼狽撤逃。

沒能拿下新窩,李忠首選是回老巢。

打了一場敗仗的大軍精疲力盡退回秦鄉關,到了城門下方叫開城門,挨了一波箭雨,李忠才知自己老巢已被占了。

李忠怒不可遏,知道大楚那邊需要秦鄉關這條要道向北庭輸送兵力,下令奪回秦鄉關。

可林堯帶去秦鄉關的是三萬大軍,李忠無疑是踢到了鐵板,又打了一場敗仗後,只得帶著殘軍灰頭土臉前往別處。

李忠恨得咬牙切齒:“那楚氏小兒奪我秦鄉關,我非取他青州不可!”

青州順著元江往南,可直達吳郡,地理優勢遠勝永州。

李忠先前不敢打青州,一是青州離秦鄉關路途遙遠,二是青州有重軍駐守。

現在往永州分了四萬兵力,駐守秦鄉關的也是數萬,青州防守必然虛弱。

他接連打了兩場敗仗,士氣全無,軍中糧草也告罄,從沿途村落搶來的糧食不過杯水車薪,必須盡快拿下一城,休養生息,鼓舞士氣。

……

等李忠率大軍抵達青州,就發現青州周邊村落的百姓早就被疏散了,對方顯然是早算到了他會前來。

李忠擔心青州只怕也設了重伏,底下軍隊沒能從周邊軍隊找到糧草補給,士氣更加低迷。

李忠硬著頭皮帶著軍隊繼續往青州逼近,他早就聽聞青州有一支水師,在江面上作戰了得,攻打青州的軍隊,都得先在那支水師手中脫一層皮。

可他率軍抵達元江,發現江面空空如也,派了斥候過江查探,斥候也說對面並無水師蹤跡。

這般詭異,反倒讓李忠心中愈發驚疑。

他又派斥候前去青州城查探。

斥候來報說,青州城城樓上守軍寥寥無幾。

李忠問:“可探得青州是何人守城?那董家小兒?”

斥候搖頭道:“是前楚太子。”

此言一出,李忠的軍師臉色倏地大變:“將軍,這其中怕是有詐!之前大皇子攻打青州,派韓修領軍,韓修就是眼見前楚太子潰逃,大喜過望追敵,才被前楚太子引入了圈套,給活捉了去!”

李忠也擔心是計,可又心存幾分僥幸:“青州的兵力分明都派出去了,若這只是那楚氏小兒想詐退我,用的空城計如何是好?”

軍師道:“不無此可能,但終究是太冒險了,江淮和南境盡在前楚太子囊中,他離帝位只差一步之遙,會為了保區區永州,拿自己的性命做賭?”

“更何況前楚太子先前分明也在南境,此時卻突然出現在青州,難保南境的兵馬此時不在青州啊!”

這番話說得李忠更生退意,他道:“軍師所言有理,這楚氏小兒善用詭計,又好收攬民心,他都提前撤走了青州附近的百姓,應是早有防備才對。”

看似兵防薄弱的青州,此刻在李忠眼中已然是龍潭虎穴。

他問軍師:“附近還有何城池?”

軍師捧著輿圖上前:“離青州最近的便是塢城……”

他話還沒說完,就被李忠一巴掌打得哎喲一聲。

李忠遷怒一般罵道:“混賬!塢城全是染了瘟病的人,你想讓本將軍去塢城送死?”

軍師連忙告罪,塢城去不得,疫病的發源地株洲更是去不得了,他道:“為今之計,咱們要麽去汴京投奔沈彥之,要麽……就只能去攻打邑城了。”

李忠咬了咬牙:“要本將軍向沈家的一條狗示弱,做夢!”

他下令:“去邑城!”

……

李忠一撤兵,楚軍的探子就把情報送回了青州。

一眾臣子聽說後,大喜過望,直呼楚承稷英明。

秦箏則是憂喜參半,私下同楚承稷道:“李忠若仍打不下邑城,只怕會轉投沈彥之。”

這樣一來,她們雖沒費什麽力氣拿下了李忠原本的地盤,打通前往北庭的路,卻也給沈彥之那邊送去一大助力。

若是沈彥之劍走偏鋒,這兩股勢力擰成一股繩後,對她們極為不利。

楚承稷正在案前提筆書寫什麽,聞言筆鋒微頓:“沈彥之不會同李忠言和。”

秦箏不解:“為何?”

楚承稷將毫筆擱在了陶瓷筆枕上,往身後的椅背輕輕一靠,旁邊的高幾上放這一尊細頸白瓷瓶,瓷瓶裏斜插著兩枝寒梅。

紅艷艷的花骨朵兒上還有細小的雪沫,襯著深色的枝丫,帶著一股說不出冷艷在裏邊,卻不及他眉眼間十分之一二的清逸。

他說:“我做了件不太光彩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