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亡國第一百四十七天 終篇(第2/6頁)

他身後的謝家軍隨著他一起沖鋒呼和:“殺——”

戰馬借助緩坡的沖勢,萬余人的騎兵陣跑出滾雷一般驚人的氣勢,引得北戎軍中央穩坐樓車的單於和各部落首領都再次往後方看來。

這支騎兵像一把錐子,直直地同北戎騎兵撞上,然後銳利無比地撕開北戎騎兵的防線,義無反顧往前沖。

原本被困死在北戎騎兵腹地的那支謝家騎兵,聽到戰場上的呼和聲,似乎一下子又找到了方向,也向著謝馳所帶的那支騎兵靠攏。

老單於眯著眼打量下方戰場銀甲白袍沖鋒陷陣的小將:“那是謝世安的兒子?”

謝世安正是連欽侯的名諱。

親隨道:“正是,這謝馳,在北庭軍中素有小狼王之稱。”

老單於說:“這身膽氣和這身功夫,倒也沒墮小狼王的稱號,我兒喀丹若在,興許能勝他。”

這話出來,樓車中頓時沉默了下來。

沈彥之在鹿門設宴,鹿門不過一座小城,又是李忠寫的親筆信,他們才讓喀丹只帶了幾十個護衛便前去赴宴,哪想這竟是沈彥之的陰謀。

沈彥之就是要用一個鹿門,換喀丹的性命。

小小一個鹿門竟久攻不下,江淮援軍離戰場也近了,老單於已沒多少耐心,收回視線後道:“傳我令,率先攻破城門的前百名將士,賞十金,賜美人!斬殺那白袍小將者,賞萬金!”

只要謝馳一死,眼前這支謝家鐵騎必然沒了主心骨。

謝馳所帶的騎兵已順利和先前沖入敵陣的那支騎兵匯合,他們把受疲敝的騎兵裹進隊伍中央,呈雁陣繼續往前沖殺。

視線裏一眼望不到邊的全是北戎騎兵,他們不能停下,一旦停下,就會被北戎騎兵徹底圍死,只有沖散對方的陣型,才能有一線生機。

往日裏他們沖散地方騎兵陣型後,自己這邊的步兵會迅速圍剿上去,把對方的騎兵困死在一個個步兵陣營裏。

但這次謝馳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什麽叫心有余力不足,哪怕他們把對方的軍陣沖散了,因為他們後方沒有步兵支援,沒法困住被他們沖散的騎兵,北戎騎兵很快又會重新聚集。

饒是如此,謝馳也不敢停下,帶著謝家軍幾番從北戎騎兵陣中沖出來後,又調頭殺回去,牽制住北戎的騎兵。

鹿門已然是守不住了,他在給江淮那邊爭取時間,於紫荊關設防。

沈彥之把五萬陳軍全都堵在了鹿門,鹿門若破,北戎人便可長驅直下,直取汴京。

謝馳之所以對沈彥之恨得牙癢癢,其原因就在這裏,沈彥之似乎算準了雷州和江淮不會不管這個爛攤子,才出此計謀困殺喀丹。

五萬陳軍守鹿門,又有雷州謝家軍拖住北戎的騎兵部隊,固然能為江淮軍隊在紫荊關設防拖延時間,但這不代表謝馳認同沈彥之的一意孤行。

……

鹿門的一場苦戰,秦箏在收到前線急報後,帶著大軍火急火燎趕往紫荊關設防也是一刻沒敢停歇。

她們之前怕沈彥之同北戎結盟,防線全都設在了株洲一帶,現在得從頭再來。

秦箏對軍事尚不算太精通,但光聽陸則和其他謀臣分析,也知道鹿門絕非應敵的上選城池,要死磕打堅守戰,再怎麽也是選紫荊關。

雖然北戎大王子的野心和武藝都盛名在外,畢竟這場調虎離山取大楚腹地的計謀就是他想出來的,可沈彥之誘北戎大王子赴鴻門宴,不惜賠上他自己的性命和權勢也要殺北戎大王子,秦箏覺得他和北戎大王子之間怕是有什麽深仇大恨。

她派安元青領兵兩萬前去鹿門支援,一是為了讓北戎那邊誤以為他們江淮、雷州、汴京的三方勢力是傾巢出動了的,有所忌憚,也方便鹿門的殘軍撤往紫荊關;其二可以和雷州謝家軍相互照應,不至於讓雷州那邊孤立無援。

秦箏自己則帶著董成、楊毅二人,號召紫荊關當地百姓,和軍隊一起挖壕溝設陷阱。

楚承稷命人送回來的每一封關於應敵的信件,她都已爛熟於心,但明知大敵在一步步逼近的那種心驚肉跳感,仍讓她指尖都止不住顫栗。

秦箏攥緊指尖,立在城樓上,看著遠處被將士和城中百姓挖出的一條條壕溝,對著左右的人道:“陳軍在鹿門可退,紫荊關卻是絕對不能再退的。”

陸則說:“安將軍的人馬會先將北戎軍引去沿途的山上兜圈子,且看這些山地能困死北戎多少人馬了。”

秦箏眺望掩蓋在雪霧下的淡青色群山,“把斥候營的人全派出去,二十裏地為距,每隔兩刻鐘報一次軍情,若見安將軍歸來,董將軍即刻領軍前去接應。”

董成抱拳應是。

……

鹿門。

殘破的城門已經徹底擋不住北戎軍的撞擊,轟然倒地,被壓在城門底下的兵卒來不及爬起,就被外邊蜂擁而入的北戎軍踩踏成一灘肉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