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十年不曾走出村子,這會兒再出來一看,似乎都想不起當時進來的路是怎樣的了,王達和紀墨才走了沒多遠,就被胡傑他爹追上了。

“這事兒,是我兒子做的不對,我也沒什麽好說的,這個,你們拿著。要找人,總要有個方向,我聽他說了,那些人穿著的可能是魏軍服飾,你,你們要是不嫌棄,我給你們領一段路,我知道他們最近的一個駐紮點在哪兒。”

胡傑他爹是常往外跑的,又是常常帶女人回來的,可以說村中大齡男青年娶媳婦的事情,基本上都是因為他才有可能搞定的,在這方面,他自有一套鉆營的門道,不乏從軍中帶出一些女人的可能,對那些地點,還是熟悉的。

魏軍,沒想到又是魏軍。

紀墨愣了一下,王達反應卻快,直接應了:“不麻煩你就幫我們帶一段路,我還真的不知道該往哪裏找。”

這也是實話,他們當年從魏軍之中出來,可沒什麽目的性,胡亂走著,也沒碰見什麽魏軍的駐紮點。

現在要找人,想到就幹夠幹脆,可是方向上,也的確是摸不著頭腦,本來紀墨想著先去鎮上鐵匠那裏看看,說不定能夠打聽出來點兒什麽。

“不麻煩,不麻煩,這有什麽麻煩的,你們別怪他就好了。”

說起自家兒子,胡傑他爹一聲嘆息,怨怪自己:“都是我給寵的,好容易就這一個孩子,什麽都怕傷到他,不讓他出門長見識,這才……唉,看我,不說這些沒用的,咱們趕緊走吧,有一段兒路呐。”

胡傑他爹以前幹的是看門的活兒,又是在三教九流的地方待著,接人待物,自有一套小人物的道理,他帶著他們去到地方,也不走,先去點頭哈腰地把一個小兵都當大爺似的詢問,只說有親戚被帶走了,他這裏也不準備把人找回去,就是家裏頭看能不能見一面,說句話什麽的。

軍中的小兵,除了最開始的那些,其他的大都是這樣被抓來的,連年的征戰,好多人家中已經是婦孺在耕地了,男子都藏起來,白天不敢露頭,就這樣,還多了很多類似寡婦村之類的村子,已經沒有男丁了。

被抓入軍中,知道要去生死搏殺,幾個是甘願的,不過是礙於軍法殺人,不敢逃罷了,聽到有人來尋,難免觸動心腸,想到自家的親人,不知道是不是也這樣卑微地打聽,好心的就會給幫忙問一聲,來回傳傳話,有沒有的,一會兒就有了結果。

紀墨和王達沒有直接上前,而是在不遠處等著,等到胡傑他爹問了回來,見他臉色就知道走了個空。

“怕是不好找,可能在走的那撥人裏頭。”胡傑他爹說起前段時間有一支魏軍從這裏經過,補充了一下兵源,連這邊兒駐紮的兵都跟著帶走了一些,說是往南邊兒去的。

“好像是要打什麽鄭國。”

胡傑他爹說得含含糊糊,打聽來的消息就不確實,他這裏也不知道什麽鄭國不鄭國,一輩子都沒走出國的人,指望他知道世界啥樣,也太不現實了。

紀墨看了一眼南方,有些犯愁,還不知道多遠,不知道具體位置,就這樣去尋,跟大海撈針也不差什麽了。

“行了,能夠知道這些就不容易了,你忙吧,我們再找找看,實在找不到再回去。”

王達拍了拍胡傑他爹的肩膀,說明白了意思,胡傑他爹赧然,又為兒子致歉,這才回去。

聽到王達這樣說,紀墨的心中也定了定,還不到山窮水盡的時候,沒必要早早悲觀。

兩個說是尋人也沒著急忙慌地上路,已經晚了好些天了,憑著兩條腿兒趕路是追不上的,幹脆一道慢慢地走,慢慢地打聽過去,路上沒錢了就做活兒換東西,以物易物做些小板凳之類的換點兒飯吃,還是容易的。

而這一路走來,這個國家的貧困面貌也暴露無遺,吃食上只有更差沒有最差,這倒不是別人坑他們,而是別人都已經快要活不下去了。

路經一個村子的時候,就聽見半夜哭聲,竟是那老太太看著小孫孫餓死了,直接上吊也跟著去了。

田地裏,大片荒蕪,雜草遍布,女人們早沒什麽不拋頭露臉的避嫌了,裙子卷上來,兩條腿沒在河裏捉魚,又有那頂著大太陽耕地,駝背彎腰,不自覺就直接倒在地裏的。

從來沒做過這種事情,被迫扛起生活重擔的女人們,總有大量不適應的人,更有那種麻木地在頭上插了草,自賣自身求一個活路的。

王達和紀墨都是男的,一個年齡大身板壯,一個正值壯年,路過某些村子的時候,還會被半夜爬床挽留,不圖別的,借個種也行,說著這等話的女人哭著給人下跪,只求有個活著的依靠。

沒了男人,再沒有孩子,活著圖什麽呢?那麽難,不如死了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