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63-65品牌+務農+沈父(第4/5頁)

家底也被掏空了。

就連沈君月成親時置辦的嫁妝,也是從對方的聘禮裏摳出來的。

沈母說完,廚房裏眾人沉默了一會。

不管是沈二娘子還是沈君月都沒人接話,素姨娘怕太尷尬,安慰道:“親家母你別著急,二十兩銀子咱們總能湊到的,只要這家的閨女好,咱們不管花多少錢,心裏也舒坦不是。”

沈母道:“這話倒是不錯。”

就怕這位又是個與楊氏一樣的主兒。

這些年沈大賺得錢一半被她補貼娘家了,一半還被卷走了。

素姨娘道:“我覺得成親這種事情,那是一輩子的大事,咱們不能著急……”

沈家人不能因為楊氏一和離就把自己給嫁出去了,他們就急著給沈大找媳婦,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指不定這個還不如上一個呢。

素姨娘說話的時候,慢條細理的。

沈母越聽越是這個理。

沈二娘子碰了一下沈君月。

沈君月側目。

沈二娘子微微用下巴往後點了點,小聲道:“真沒想到,你婆婆還挺會勸人的。”

她就瞧著這家人也不靠譜,可沈母不這麽覺得。

說什麽楊氏都嫁了,他們家不能落後,這事總要一較個高下似的。

沈君月咧咧嘴。

與素姨娘相處多了,她也發現素姨娘其實挺有想法的,雖然平時不太言語,但凡一開口,總能說出點名堂來。

比起沈母這種急吼吼的性子,倒是更穩妥些。

可能因為與沈母年紀差不多,又都是長輩,素姨娘話不知不覺就多了起來,把沈母勸得居然不考慮這一家了。

到了吃飯時,直接表態,慢慢找,不行先去寺裏請大師給算算。

還邀請了素姨娘過兩日一道去娘娘廟。

沈君月:“……”

秦貞領著兩個孩子在屋裏學習。

把不太明白的東西都給記錄了下來,一下午自己倒是解了兩三道題。

連吃飯時,腦袋都沒停止轉動。

沈二喊了他好幾回,他都沒回過味兒。

沈二把一塊醬肘子放到他碗裏,好奇道:“你這是想什麽呢?連飯都不吃了。”

秦貞斂了斂神道:“有道題,想不太明白。”

沈二不理他了,他想不明白,他就更不明白了,埋頭繼續扒飯。

秦貞卻道:“二哥,你說武侯明明知道阿鬥不太行,為什麽還非得死巴著他這麽一個棵樹不放?”

古人的忠義之心,他能了解。

就是有點不懂,明明君主不行,為何不能換個?

這就與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侍,有點兒相駁了吧。

好吧,可能這話題有點欠揍。

不過古人也有一女不嫁二夫,一臣事侍二主。

劉備對孔明有三顧之恩,算了,這事他不明白也得憋著。

可能這就是古人的氣節問題。

望天!

沈二:“……”

沈父道:“話不這麽說,什麽是歪脖子樹?就好比你娶了個妻子,在你貧窮時對方不嫌棄你,你後來發達了,你覺得她配不上你了,你就要離她而去?”

武侯跟的是劉備,又不是阿鬥。

沈父說完,看著秦貞道:“你這個思想有點兒問題。”

秦貞:“……”

所以,怒發沖冠為紅顏那都是要被罵上幾百年的。

沈父怕他想不通。

吃完飯把秦貞叫到沈君月的小房間,開始給叭啦叭啦講道理。

太高深的道理怕他聽不懂,索性講的都是日常型的。

秦貞聽他講了半個來時辰,最後沈父道:“明白了嗎?”

秦貞點頭。

看問題的角度與生活環境不同。

就像他一直喜歡曹操來著,對於愛哭的劉備沒啥子好感,總覺得諸葛其實可以辦更大的事……

沈父道:“那你給我講講。”

秦貞:“……”

我能說,明白是明白了,然而,他還是不太贊同一棵歪脖子樹上吊死麽。

>_<

秦貞把自己的想法講了講,沈父覺得這孩子嘴上說懂了,但是心裏還是沒轉過彎來,於是喝了杯水,又開始叭啦叭啦。

直到天快黑了,再不出城就晚了,沈父才不得不把人給放走。

秦貞蔫頭巴腦地上了牛車。

沈君月道:“我爹跟你說什麽了?”

秦貞道:“教我一女不嫁二夫,一臣不事二主。”

沈君月:“……”

這是意有所指呀。

不料秦貞又接著道:“我就是不明白武侯為什麽非要死磕在阿鬥身上。”

沈君月:“生長環境不同,自小受的教育不同,禮教觀念與社會影響都不同,你自然不懂古人眼裏的忠義氣節了,就像他們不能理解,我為什麽直呼你姓名,而你卻不生氣一樣。”

秦貞震驚:“誰不理解呀,姓名不是讓人喊的,那喊什麽?相公?老公?哈尼?”

嘔——

算了吧,秦貞多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