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66-68大事+平安(第3/5頁)

“我們明天走嗎?還是今天走?”

時間過得也太快了吧!

前兩天收到通知,今年的縣試安排在二月初三。

新年開課後,他們就是按縣試的時間把過程走一遍。

沈君月道:“如果你覺得時間不夠,其實可以不必勉強,我帶娘和雙兒過去就行。”

秦貞雙眼一亮,“那我不去了。”

沈君月:“……”

我就是客氣客氣。

不料,秦貞是真不想去了,歡歡喜喜道:“姐,那我上學去了。”

秦貞今日與沈君月說了幾句,到私塾時,大部分師兄都來了,平時抓緊每分每秒讀書的同學們,今日一反常態,三三兩兩的坐在一起八卦。

他隨便聽了幾句,都是說什麽被抓了之類的,秦貞剛想問,就見坐在後兩排和朱玉山幾人在八卦的楊喜,沖他招了招手。

“秦師弟過來。”

秦貞把東西放好書包,立馬跑了過去。

楊喜道:“出大事了!”

秦貞心裏咯噔一聲,再結合前段時間韓家給沈君月來的信,他下意識的呼吸就有點亂了。

楊喜道:“咱們縣裏的鹽價不是一直挺高的嗎?”

因為官鹽的價格高,許多有關系的,就開始從私人那裏買鹽,要是往常,習賣私鹽那都是要被抓的,可他們這裏的私鹽倒是賣得挺好,你沒人脈沒關系,還弄不到。

而且賣得明目張膽!

其實不光是青平縣,余城府下頭的八個縣個個如此,好像朝廷的規定在他們這兒根本起不到作用。

當時百姓就挺疑惑,可疑惑歸疑惑,一輩子沒出過遠門,沒什麽見識的老百姓能懂什麽,這鹽的事一拖就拖了一年多。

饒是有人懷疑是官府與商家勾結,可又沒有證據,想要上告往哪告去,府城都是一樣的情況,周邊的縣也一樣。

這就給百姓一種,大家都一樣,並不是我們存在這種情況,所謂三人成虎大概就是這個意思了。

不過從去年開始朝廷人員要大調動。

也不知道是誰,把余城府的鹽價居高不下,知府與下頭的知縣和商家狼狽為奸,轟擡鹽價以圈錢的事給捅了上去。

年前省府已經派人下來私訪了。

這麽一問還真查出些事情來。

這不一開過年,省府那邊又派人來了,如今已經把知府和各知縣給看管了起來,而他們鄰縣那位縣太爺,一聽說事情敗露了,還想著帶著家人逃跑。

算是第一個落網的。

這事從省府的人員開始行動,也就短短一天時間。

而且還是從晚上開始,根本沒有給任何人走漏風聲,通風報信的機會。

這下子,他們整個業城府的父母官都被抓起來了。

所以說,他們這次的縣試怕是也要受影響,不過聽說新任知縣已經開始出發了,是翰林院的一位翰林學士,今年被外放了。

至於知府倒是有個現成的,就是趙家那位。

本來是要復職求的是別處的職位,這不正式公文還沒下來,他就直接先給調到這邊了,方師兄今日一大早就得意洋洋,感覺比別人高了一頭似的。

估摸著明天中午就能到府城了。

秦貞聽得心頭哇涼哇涼的。

緊張的連呼吸都忘了,白著臉看著楊喜。

楊喜道:“怎麽了?是不是很刺激?”

刺激肯定有,就是不知道大家知道他的真實身份後,還會不會也替他感覺到刺激。

雖然現在不是一個戶口本上,甚至外人看不出一丁點兒關系。

可秦貞還是不放心。

鬼知道,有沒有他爹平時得罪的人把他捅出來,說老秦還有他這麽一個兒子。

刻意把戶口給分開了雲雲。

總之,這事搞得挺玄乎。

王福禮道:“說真的,這樣也好,這些貪官總得治一治,別以為咱們是邊錘小城,百姓一輩子沒出過門,他們就能為所欲為。”

少年總是熱血的。

王福禮一帶頭,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就群情激蕩了起來。

秦貞象征性地也跟著喊了幾句口號。

可心虛的依舊直冒冷汗,他現在退出還來不來得及,主要是師兄們信得過他,才替他擔保的,若他真出事了,師兄們、先生們,甚至那些秀才們不止名聲壞了,前途也毀了。

是以,他打算回去和沈君月再商量一下,要不要直接退出不考了。

如果自己被連累了,師兄們也沒問題。

若沒被連累,他就有更多的時間更學習,再過一年還是能繼續考的,倒是不耽擱什麽。

有了主意,秦貞便斂了斂神認真答題。

中午放學回家時,秦貞思索再三還是蹭到佟先生那兒道:“先生,我怕是得請幾天假……”

他也沒瞞著去幹嘛。

韓家與他們家來說,多少算是個正經金主了。

佟先生微微擰眉:“你不能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