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246-248家風(第2/5頁)

品質也好了不少,雖說離想要的效果還差了不少,不過有進步就是成功了。

如果不出意外,今年的葡萄產量會更好,而且品種也會更多。

現在沈大不管去哪,都是先幫她找糧種或者果樹種,每次回來都幫忙帶上幾株。

久而久之,她那塊自留地裏,已經種了不少東西了。

掌櫃道:“那您那葡萄顆粒怎麽樣?”

沈君月見他不問酒,只問葡萄,立馬就知道掌櫃什麽意思了,笑道:“比鵪鶉蛋能小一些吧,因為品種不一樣,大小也不太確定。”

“不過,家裏離這邊太遠,葡萄是運不過來的。”

要是有機會,她打算在這邊種植試試,既然掌櫃這麽問葡萄,說明這玩意在京都賣得還行,不過這話沈君月沒突突,反而笑道:“這酒咱們手裏不多,這葡萄酒您拿回去嘗嘗。”

掌櫃頗有些遺憾,不過也知道路途確實是個問題,又與沈君月說了幾句酒的事便先行離開了。

見人走了,沈二晃了進來,嘻嘻笑道:“我說什麽來著,到了京都肯定比在家裏機遇多多了,這不這麽短的時間,都有好幾家來問咱們的酒了。”

沈君月哼哼兩聲,懶得理他。

沈二道:“妹啊,加把勁,你這可是瞎貓破上死耗子了,阿貞這樣的好夫婿,哪兒找去呀?”

以前他們全家一致認為,沈君月這朵鮮花插在了牛糞上。

他和老大兩人差點打上秦家鬧去。

如今,他們全家一致認為,沈君月這是走了狗屎運,嫁了這麽一個金龜婿。

秦貞不嫌棄她就好了,還天天臭著個臉,給誰看呀。

不就是會賺錢麽,人家秦貞還會讀書呢!

沈君月就知道他狗嘴裏吐不出象牙來,道:“這兩日,我這兒一共賣出去了七八車的酒,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這兩天還會有人過來談生意,待談好了,你帶著商隊走一趟。”

然而,沈君月話音未落,沈二就跳了起來,“我就知道,你想把我打發走,好陽奉陰違。”

他什麽時候才能抱外甥啊!

沈君月氣得想打他,“你若不想帶商隊去一趟,那我只能自己去了……”

沈二:“……”

沈二實在不想走。

可相對來說,若是沈君月走了,那麽更得不償失,一咬牙第三天跟著商隊一起走了。

這次一起走的不止宛省會館一家。

清風樓那邊酒每樣先要五百斤。

他們自己也有人跟著去拉貨,因為是對方自己的車,所以酒價格還往下壓了壓。

沈君月談價格時是把幾家訂貨商請到一起談的,價格非常透明。

與交易會一樣,而且這些人都是長期買賣貨物的,對於什麽樣的價格,什麽樣的商品心裏都有自己的定位。

這麽一來,大家也都沒有任何異義了。

至於拉不拉貨的事,你們自己商量著辦。

衛二也插了一腳,這一次沈君月算了算,家裏的存貨怕是得賣出個七七八八。

這幾家一共付了定金一千兩。

到時候把貨拉回來,再付余下的六成。

倒是他們能買個大點的宅子了。

秦貞見她在屋裏算賬,湊過一看,笑道:“我感覺這趟酒賣了,我自己都能買個小宅子了。”

沈君月瞪了他一眼,“你就這麽想甩掉我?”

秦貞搖頭,“那倒不是,就是覺得自己有能力買,還是自己買的好。”

產權問題其實蠻重要的。

沈君月道:“我算了下,我手上的銀子,加上這趟酒賣的錢,一共有六千多兩,咱們可以買個大點的宅子,或者地段好些的宅子。”

比起買兩個小宅子要好一些。

到時候阮氏肯定得進京,沈父、沈母說不準,但是沈好文和沈喜文也得過來。

要是生意在京都好了,沈大、沈二偶爾也會來的。

沈母早就想好了,待秦貞在京裏安頓下來,就讓兩個孩子跟著他學習。

沈君月雖說覺得這個想法有點兒大材小用。

不過想想,京都確實有私塾,給兩人找個私塾,平時在家裏由秦貞把把關倒也是不錯,畢竟全國的教育資源都在這兒了。

秦貞還能說什麽,這是全給他安排好了。

沈君月道:“孫會長幫我找了個宅子,明日你從衙裏回來,咱們一道去看看。”

秦貞沒想到,她速度這麽快。

“在哪兒?”

“叫什麽一枝香胡同。”

她一直覺得京都的胡同名取得奇怪。

就他們現在住的這一片吧,基本上都是草藥命名的。

秦貞道:“那離咱們這兒挺近的。”

走個大概一刻鐘吧。

秦貞見時間不早了,便回去讀了會書。

這些日子除了自家請酒之外,小馬,徐志明和李玉杭都請了。

還有以前給他們在縣學講過課的辛師兄,這次考得了不差,二甲第五名,昨天也請了酒,秦貞和宋賢一並去了辛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