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270-272收徒+國子監(第4/5頁)

“內容本官替你選好了,就《春秋》的公羊傳吧!”

時長為一個時辰。

至於要怎麽講全看他自己了。

秦貞被這突如其來的新工作給砸得暈頭轉向,不可思議道:“大人,今年就選了我一人嗎?”

公孫大人笑道:“自然不是,今日你們劉大人會將告示貼下去,樂意去的報名,咱們那邊都是有補貼的。”

其實翰林院許多大人都挺樂意去的。

一是因為那邊的學生基本上都家世顯赫,人脈這一方面有。

二是因為那邊一節課補貼一兩銀子,就算是三天一節課,一年算下來也有一百兩了,比起翰林院賺的錢也不算少了。

秦貞抽抽嘴角,他記得給郡主上課,鄭王給他比這個多了不少,附帶條件也是杠杠的。

公孫大人這明顯有點兒——

不過想想也對,畢竟是國家單位。

秦貞道:“下官明白了。”

“對了大人,下官能問問,下官的要講公羊傳的話,給什麽班的學生講?那麽長的書,我從中是自己選取一部分?還是他們目前已經開始學了,我接著往後講?”

他記得國子監的學生還分個三六九等的。

若是公羊傳給真正的讀書人講倒是可以,若是給蔭監或者例監的學生講,難度是不是需要降低一些?

公孫大人道:“是貢監與舉監的學生。”

“你從頭開始講便成,這些學生都已經大概學過了。”

秦貞了然,看向劉大人道:“那下官先回去了。”

劉大人道:“你們那邊我聽郭先生說初稿已經定型了。”

秦貞道:“差不多吧,現在只需要郭先生和田先生再確認一遍,咱們幾個就是把許多東西重新分類,再自行檢查一遍有無錯別字什麽的。”

許多作物在每個地方的叫法都不太一樣,他們還需要再次確認配圖、名字、簡介是否同一樣東西。

不過由郭先生和田先生把關,大體上不會有太多偏差。

等他們過完了,後頭的事就由徐志明這些修撰來完成了。

劉大人道:“好,不過本官得與你說一聲,這本農書先前參與的人大部分都離開了,既然你現在是協助郭先生和田先生的,那麽接下來的事還得你負責。”

秦貞:“……”

這是賴上他了。

秦貞從劉大人這兒回去,沒過一會告示還真貼了出來。

宋賢自打知道了自己的身份,就對這些沒什麽興趣了,可聽說對方點名了要秦貞,便琢磨著要不要報名。

秦貞道:“要不就試試唄,平時咱們這邊也沒什麽事。”

而且宋賢有經驗,祁大和祁二,秦貞也瞧了兩人的文章一段時間了,從宋賢初接手,到如今進步是顯而易見的。

小馬道:“衛大人去不去?”

衛大人搖頭,“我就不去湊熱鬧了。”

怕秦貞他們不知道國子監那邊的兇險,衛大人把當時自己的情況給簡單說了一下。

當時他也是奔著一兩銀子一節課去的。

結果,上了幾次課之後,他明顯能感覺得出來,那些蔭監生,對他這種沒背景的翰林,極少能生出什麽敬畏之心。

再加上當時有一位師兄脾氣太直,得罪了一位伯爵家的公子。

有一次上茅廁時掉進了茅廁,再後來還有人誣陷他偷東西,這事雖說沒怎麽鬧起來,最後公孫大人出現,算是兩邊講和了。

可那位伯爵府的哪能這麽善罷甘休,最後那位師兄便沒再去翰林院,今年謀了個外放的差事,出京去了,因為他得罪了伯爵府,間接的等於得罪了京裏的勛貴人家。

想在京裏立足,多少有些難的。

衛大人也就教了半年也自動辭了那邊的工作,回來安安心心作學問了。

秦貞心頭突的一跳。

今日公孫大人點名了讓他去國子監,是不是可以用陰謀論,是有人想整他?

國子監那個地方就像韓四說的,欺軟怕硬,勛貴欺負這些沒有背景的都是常事,沒想到連一個翰林都能……

宋賢道:“咱們不惹事兒應該沒事。”

小馬道:“沒錯,咱也是京都長大的,認識許多人呢。”

秦貞:“……”

可我不是。

國子監的告示一貼出來,立馬就有人去報名。

李玉杭和徐志明去報名時,還特意在那邊等了,今年新入翰林院的進士十有八九都報名了,甚至小馬和宋賢兩人的名字也在其中。

可唯獨少了鐵三角裏面的秦貞。

李玉杭道:“奇怪了,秦貞怎麽沒來?”

徐志明道:“怕是不太瞧得上這樣的活吧。”

秦貞原先可是教鄭王家的郡主與世子的,如今雖說郡主和世子都去了西疆,可他依舊住著鄭王的宅子,吃喝住行一切都是鄭王府出的。

京裏許多人都挺好奇秦貞到底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