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多麽美妙的詞匯(第2/3頁)

“阿諾的整個過程,全部進行了錄音,FBI已經得到阿諾上交的全部錄影帶,現在無法證實阿諾敲詐勒索,只能說阿諾在這次的新聞調查中采用了違規手段。”

“事件通報就是這個情況,其中確實還有一些存疑的地方,FBI會繼續追查,好了,今天的發布會就到這裏,本次發布會不接受采訪,謝謝記者朋友到場,再見。”

發言人說完幹脆利索的離開,不給記者一點反應時間。

有確鑿證據的證實了。

沒有確鑿證據的,一樣也沒證實。

很多人覺得這件事情辦的有些稀裏糊塗。

可世界上的事情就是這樣。

這件事情牽扯太多。

有人想要保住杜威,因為這其中涉及很多財團的利益,為了推舉他上台,之前花了很大的力氣,現在還有2個月就要選舉,已經沒有辦法再推上另外一個人,只能力保杜威。

這其中牽扯道財團之間的博弈,FBI這邊也非常謹慎,並沒有動用強力手段。

或者說雙方並沒有真正撕破臉。

好比打麻將,都是牌桌上的人,這一把可能上家贏,下一把可能下架贏,總不能為了一把牌的輸贏就拼菜刀見紅吧,資本金主才不會那麽傻。

各家報紙很快對這條新聞進行了報道,有些更是原封不動的把FBI的通報直接刊登出來。

《紐約時報》:“杜威承認收受政治獻金,或對選舉支持率產生一定影響。”

《洛杉磯時報》:“究竟是誰給了杜威500萬,我們來聊聊那個大國。”

《環球時報》:“收受外國政治獻金,公權力濫用,甚至有謀殺嫌疑,這樣的人適合做總統嗎?”

從報紙上發表的內容,就能看出政治陣營。

民眾們看完報紙,開始議論紛紛,很多人以前非常看好杜威,可卻發現這樣一個以公正著稱的執法者,自己卻變成了違法者,這讓很多人無法接受。

罪一收受別國政治獻金。

罪二犯錯後試圖掩蓋犯罪事實。

罪三濫用職權私自動用檢方警力。

罪四有謀殺嫌疑。

雖然FBI沒有證實殺人,可人們不是傻子,你為何要動用檢方的人,洛杉磯街頭的追殺,連開幾十槍,究竟是殺人還是抓捕,這民眾心裏都有自己的判斷。

很多人對杜威非常失望。

對杜威的印象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

在發現自己被騙後,以前有多愛一個人,現在就有多討厭一個人。

……

杜威看完報紙後,臉色難看至極。

他知道,

自己雖然不用進監獄,可接下來的選舉恐怕要無比艱難了,民眾很難接受一個犯錯的總統,尤其是在選舉期間。

“嘩啦~!”

杜威抄起煙灰缸狠狠砸向書架,書架上的幾件歐洲古董被砸下來摔在地上。

原本他形勢大好,可卻因為這樣一個失誤,讓自己一下子跌的頭破血流,他現在最恨的人就是那個姓蔣的。

這次能安全退出,他身後的團隊花了不少力氣,要不是已經臨近大選,無法換人,他很可能會被直接放棄。

可現在只剩兩個月,換人已經來不及,只能使勁保他,現在杜威依舊是候選人,依舊參加11月份大選。

不過現在杜威對兩個月後的大選,卻沒了之前那種必勝的決心。

雖然現在沒有確定他有謀殺嫌疑,可這把達摩克裏斯之劍永遠懸掛在他頭上。

不管任何時候,FBI隨時可以開啟再次調查。

讓他寢食難安。

……

約翰遜總統看完報紙後,臉上露出輕輕的笑容,這件事情對杜威的打擊可以說是非常沉重的。

杜威原本的被選民津津樂道的,就是他曾經作為檢察官,處理了上百名黑幫分子。

可這樣一個明星執法者,卻自己知法犯法。

雖然沒有讓杜威進監獄,可杜威的人設卻已經崩塌。

經過這件事情,他的支持率肯定會再次提高一大截,接下來他要準備舊金山和洛杉磯的演講,把優勢擴大。

哈迪說過,他要在這兩座城市,為他舉行一場最盛大的演講,去哪裏呢?

最後約翰遜選擇先去洛杉磯。

他要乘勝追擊,在杜威氣勢最低的時候,來一場最最盛大的世紀演講。

……

哈迪看完報紙。

放在旁邊。

對杜威,確實沒辦法把他置於死地,如果繼續追查,杜威方面大不了來一個棄卒保帥,讓助理出來頂罪,就說是他私自下得命令,杜威照樣可以逃過牢獄之災。

前兩天賈尼尼給他打電話,有其他財團大佬聯系了賈尼尼,讓他幫忙說項,希望哈迪在這件事情上放手,不要緊追不放。

關於賭場開獎的事情,對方願意幫忙斡旋,相信很快就會有哈迪希望的結果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