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歡迎哈迪特使來日(第2/3頁)

美國國會通過日本資產售賣的提議後,消息很快傳回日本,不管是首相吉田茂還是內閣成員,都感覺很沮喪。

即便如何掙紮,也避免不了被逐漸蠶食的命運啊。

他們努力了。

使用了各種方法。

可是根本無濟於事。

吉田茂沉默了好一會兒,對內閣成員沉聲道:“這只是第一步,那些軍工廠已經完全無法挽回,接下來經濟指導特使,還會對日本其他企業進行指導,我們務必要做好準備。”

副首相兼財務大臣低聲道:“如今我們的企業,沒有訂單沒有生產沒有利潤,全都在咬緊牙關,很多已經堅持不住,正在進行大規模裁員,有些工廠只保留了幾十名最骨幹技術人員,普通工人全部辭退,就是為了保存最後一口生氣。”

“即便如此,他們也堅持不了多久,這種情況下,如果美國人過來投資,你覺得那些企業家能堅持的住嗎,上次交給美國人的可投資名單,上面就有一百多家企業,這還是我們極力阻攔的結果。”

資產被掠奪。

很屈辱很痛心。

可是他們一點辦法也沒有。

吉田茂沉默。

其他內閣成員也相繼沉默。

因為此前他們已經討論過多次,在如今這種情況下,有些問題是無解的。

只能沉默以對。

日本政壇有用沉默面對問題的習慣,一直到後世。

開會經常突然性冷場。

……

國會通過日本查封資產售賣提案,對哈迪和其他財團來說是好消息。

哈迪是日本經濟特使,有處理這些資產的權利,再次召集幾家財團開會。

正式分蛋糕。

此前大家依舊達成合作共識,各家在開曼群島注冊幾百家公司,再利用這些公司購買日本查封企業。

經濟團隊進行細致的股份分化,交叉持股,最後這些企業全部被這些公司持有。

明面上每家企業由三到五家公司持股,可內裏股份劃分卻是極為復雜,相當於七大財團一起掌控日本這三百家企業,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相對固定的利益集團。

開曼群島還沒有建成,就已經正式開始經營。

與此同時。

這些企業又在開曼群島注冊更多公司,把自己的海外企業紛紛掛靠在開曼公司下面,今後經營資金就可以走開曼賬戶,可以為企業剩下大筆的經營稅。

哈迪集團的一些企業,也進行了如此操作,只要合法,聯邦稅務局就拿他沒辦法。

現在還涉及一個問題。

那就是購買日本這些企業的資金,總共達到5.7億美元,這可是一筆巨款,嚴格來說這筆錢是不歸日本的,因為那些企業是被美軍查封沒收的。

可這筆錢,

哈迪和其他財團又不想交給政府。

資本家的貪婪永遠沒有底線。

哈迪帶領代表團,和美國政府進行協商,希望這筆錢用於對日本的援助和經濟再投資,以方便解決日本現在遇到的困難。

哈迪本來就是日本經濟指導特使,做出這樣的請求也在情理之中,此前的幾年裏,前前後後已經資助了日本20多億美元的物資和食品。

雖然現在打算甩開這個包袱,施行了道奇計劃,可現在看來日本經濟越來越低迷,失業率驚人,普通民眾無以為繼,糧食短缺,只能進行定量供應,很多人每天都在餓肚子。

只靠日本政府現在的力量,短時間內是無法解決現有問題的。

最後約翰遜總統同意這筆5.7億美元的資金,用於再次對日本的援助和經濟復蘇。

哈迪作為經濟特使,有使用這筆資金的權利。

哈迪心裏高興。

有了這筆錢,他相信日本政府會像供奉麥克阿瑟一樣供奉自己。

為方便使用,哈迪要求這筆5.7億美元資金,放在富國銀行,最後政府選擇同意。

8月15日。

今天是經濟指導團抵達日本的日子。

原本哈迪從香港回到美國時才5月中旬,中間經歷英國之行,開曼群島之行,財團收購企業,時間拖到了現在。

哈迪最終確定與8月15日抵達日本。

至於為什麽是八月十五。

沒什麽特殊意義。

哈迪只是隨便找了個日子,然後看了看黃歷,宜出行,就定在了這天。

一大早。

羽田機場就有很多人在忙碌,準備迎接事宜,作為經濟指導特使,有權對日本經濟發展進行指導規劃,可以說是日本的經濟太上皇,隨便一個指令,就能讓日本大企業顫抖。

日本首相和內閣成員全部過來迎接。

他們可是打聽到,美國政府同意那筆賣日本資產的資金,由哈迪先生掌控,會用那筆錢對日本進行援助和經濟管理。

有奶就是娘,有錢就是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