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紛爭開始了……(第2/3頁)

短短兩天時間。

自己好像就墜入了愛河,這是她今生第一次談戀愛,戀愛的感覺好奇妙。

飛機起飛後,

保鏢這才帶著赫本回去。

……

哈迪回美國,是因為亨利傳來消息,那邊已經調查出不少情況,而且最近一段時間,調查委員會已經開始入住好萊塢,準備對好萊塢的演員和公司進行審查。

而這些人第一批審查的人裏,就有海蒂拉瑪。

海蒂拉瑪並不是美國人,她還沒有取得美國國籍,她不是很想更換自己的國籍,就好像卓別林,一直是英國國籍。

她的第一任丈夫是納碎。

調查委員會現在懷疑她通工,第一批名單就有她,而且還是調查重點。

哈迪回到洛杉磯,第一件事就是找到亨利。

“調查的情況怎麽樣?”哈迪問道。

“有不少東西,都在資料室,有錄音和文件,還有通話記錄以及視頻資料。”亨利道。

“走,去看看。”

哈迪沒有一刻耽擱。

資料室。

哈迪看著手裏的資料,一共有十幾份,都是麥肯錫調查小組準備調查的人員名單。

有單位也有個人。

美國國無院、國防部、國防工廠、美國之音、美國政府印刷局、各大企業、各大電影公司、三大電視台、幾家報社等等。

個人包括議員、聯邦政府高級官員、外交官、大學教授、工會領袖、作家、報紙編輯、演員、甚至記者等等,總人數超過600多人。

哈迪又讓亨利打開錄音。

裏面傳來麥卡錫略帶囂張的聲音:“調查他們,我要讓他們感到恐懼,害怕,只要聽到麥卡錫的名字,這些企業和名人就會顫抖。”

“什麽,沒有確鑿證據,不,不需要證據,從他們平時的材料裏,書籍裏,電視電影作品裏,文字裏,找到任何他們支持工黨的言論,同情的言論,不需要他們確實說過,哪怕只要可以引申過去就行,有這些東西,我們就可以指責他們通工,他們根本沒辦法爭辯,因為咱們是政治正確的一方,誰反駁我就是通工。”

“以後我們還可以調查國務卿艾奇遜,他原先是羅斯福的助理國務卿,我記得當時他還曾經發表過一些支持的言論。”

“我們還可以指責國防部長馬歇爾,在戰爭期間,他對蘇聯沒有使用更強硬的手段,為美國爭取利益,讓蘇聯人獲益,還有對兔子國,他做的事情同樣是失敗而愚蠢的。”

“馬歇爾是‘工黨’陰謀的一部分,表面上看似為美國,背地裏卻做著出賣國家的事情。”

“我們甚至可以指責羅斯福,羅斯福的新政,簡直就是共產黨宣言的翻版,曾經所有在羅斯福時期的政府官員,支持羅斯福新政的議員,都有通工的嫌疑。”

“還有約翰遜總統,我必須讓他表態,讓他完全支持我們,否則他就是放任工黨的自由發展……”

聽了這些錄音。

哈迪有一種對方完全就是個奇葩的感覺。

他打算用這種主義。

成為美國太上皇。

不過不得不說,麥卡錫並非一個人,他背後也有一股勢力,這股勢力的真實目的,其實就是黨爭。

赤裸裸的政治爭鬥。

至於是誰,現在說不清楚,有可能是共和黨,也有可能是其他勢力。

哈迪如果公開站出來,和麥肯錫對著幹,必然要面對他背後的力量,當然,哈迪也會有收獲,就是這邊的勢力。

又看了看其他資料。

哈迪又看到一些有意思的東西,這個麥肯錫在外面一副衛道者的姿態,暗地裏卻一肚子男盜女娼,吃喝嫖賭,還和別人勾結做一些操縱股票的事情。

比如他查某家公司,那家公司的股票必然下跌,他折騰的越狠下跌越厲害,他的合作夥伴提前知道消息,趁機做空獲利,麥肯錫就能從中分到一大筆錢。

哈迪沉思起來。

他需要好好計劃一下,如何從中獲得好處,可不能白忙活,當然,還要規避風險。

翌日。

乘坐私人飛機飛往華盛頓。

他沒有直接去見約翰遜,而是先找來尼可松,尼可松自從投靠哈迪後,獲得哈迪的支持,很快就成為參議員,他現在是哈迪頭號鐵杆手下。

兩人在房間裏聊了整整一下午尼可松才離開。

哈迪第二個見的是馬歇爾,當馬歇爾看到那些名單,聽到那些錄音後,臉色變得很是難看。

歷史上,

就是因為這個麥肯錫對馬歇爾的攻擊,致使馬歇爾幾個月後離職,從此後在沒有擔任任何職務。

“這些資料是怎麽來的,真實可靠嗎?”馬歇爾問道。

“環球時報一個記者經過深入調查得到的,花了很大力氣,完全可靠。”哈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