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第2/2頁)

當然沒有送錯,李青文跟最後出來的老頭道:“老師傅,我二哥,李青風,您還記得嗎,他上次答應,說給你弄幾根好木頭……這次他沒回來,特意囑咐我們送過來。”

邊城那邊的森林大都是松木、杉木和樺木,李青風在森林裏選好木頭砍了做成爬犁,這次李青文他們坐的爬犁都是這些。

在攏北城時,這些爬犁被拆成木頭,沒有的賣掉,有用的就拉上了。

老頭當然記得李青風,他還以為那個魯莽的小子為了討好他,才說的那些話,沒想到,過了這麽多年,竟然還真的送來了。

一眾人把木頭卸下來了,老頭去屋裏拿了一副弓箭給李青文,讓他給李青風帶回去。

李青文在京城時看了不少弓箭鋪子,聽人講了很多辨別之法,他覺得老頭這弓箭挺好,再瞧鋪子裏幾個夥計欲言又止,便又留下了些銀子。

老頭是個執拗的,又把銀子還給了李青文,李青文只能換成一袋子蘑菇和一罐子蜂蜜。

這回,他倒是收下了。

把這些木頭處置了可就輕快許多,李青文又幫著一起回來的人賣東西。

他依舊去的從前的藥鋪鋪,但掌櫃半天沒認出他來,還問這藥材是哪裏采的,都挺好的。

聽說是邊城,掌櫃的擡頭打量了李青文他們兄弟片刻,喜出望外,“哎喲,是你們呀,長高了,都一表人才,我都不敢認……”

跟著藥鋪夥計一起清點藥材,掌櫃的知道他們老家是並州的,同李青文等人唏噓那兩年旱災死了多少人,活著太不容易了。

楊樹村和那些逃荒的人離開並州算是早的,他們走後,並州發生了很多慘不忍睹的事情,即便過去兩年了,再說起這個,所有人都覺得不寒而栗。

所有人在範陽城停留了三日,縱然有萬般不舍,但馬永江他們離家多年,心心念念著家裏人,李家幾個兄弟先送他們離開。

楊樹村從邊城回來的人家有三十多戶,別的村子加起來也有三十來戶,再加上李家兄弟,以及要去京城做事的人,浩浩蕩蕩的從範陽城離開,前往並州。

這段路程跟之前走的沒法比,很快,他們就踏上了熟悉的土地。

柳山縣更加破敗了,回春堂關了鋪子,李青卓去了師傅的家中,這麽多年,雖然一直有書信往來,但李青卓和呂大夫已經好多年沒有見面了。

猛然看到自己曾經瘦弱的徒弟變成了這般翩翩模樣,呂大夫又激動,又高興,忍不住淚水漣漣。

知道二哥要跟師傅相聚,李青文他們也沒等著,在鎮上買了些東西,然後跟其他人一同回村子裏。

朝廷的政令早就下發,不少人逃荒的人在各個州府的幫助下,返回故土,並不是他們多關心流民,只是流民太多,城鎮安危就差,而且上頭有命,便這般做了。

別人回來時都衣衫襤褸,蓬頭垢面,他們這一行車馬成群,老少俱在,大都穿著厚厚毛皮,不像是逃難回來,像是衣錦還鄉。

所以李青文他們這一行人十分紮眼,不管路過哪個村子,都會有人跑過來問。

問他們是哪個村子的,之前逃到了哪裏雲雲,還有人打聽他們有沒有碰到過自己的親人,說著說著,就哭了起來。

那兩年的大災,逃難的人四散而去,有的睡夢中孩子就丟了,也有遇到強盜而跑散的……只要沒有親眼看到自己的親人死,都心存一絲希望。

本來,大家夥回家的心情很激動,但聽了一路的哭聲,才知道,他們去邊城都算是幸運的,逃難的其他人真的是經歷了太多的苦難,幾乎每家每戶都有喪命的親人。

馬車進了空蕩蕩的村子,各家各戶走之前關上的門窗大都開了,之前沒有燒完的柴禾也空了,家家戶戶被翻了個底朝天,有的甚至屋子裏頭都被火燒的黑漆漆,到處亂糟糟的。

很顯然,在全村人走了以後,有流民逃到這裏找吃的了。

李青文家也沒能幸免,離開時,屋子和院子弄的幹幹凈凈的,此時也都破爛不堪,他們趕緊去打水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