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宦官之子】

釣魚執法,專門坑騙流民造反團隊,只是薊州百姓們發家致富奔小康的不外傳的致富之路。

騙了一波又一波,撿了一波人頭,又一波人頭。

薊州和其他地界交界處的老百姓,因為舉報有獎,賺的盆滿缽滿。

尤其是原來的三崗寨的老百姓,金咬銀和轉行的土匪的親友們。

由於得到內部可靠消息,金莊的老百姓們知道這是賺錢的好時機,再說他們本身就對流民的沒有什麽感覺,畢竟原來他們就幹土匪出身。

蕭侯爺說話算數,是個真爺們,說給賞銀就給賞銀。

“流言”騙了這麽幾批流民暴民,很多外地的老百姓就看見這些流民囂張地進入了薊州地界。

然後就了無音信了,無聲無息的消失了。

這就是一件恐怖的事情,只進不出的薊州就是一個貔貅呀!

附近兩個州的老百姓都對薊州敬而遠之,對於普通人來說這個地方有毒。

薊州過於神秘,消滅了太多的流民,以至於其他流民暴民聽到薊州趕緊搖搖頭,不去不去!

“薊州那破地方,有點邪門!咱們繞著點走!”

“老大說的對,咱們轉道吧,要去也去更加繁華靖州!”

“小的們沖了呀,到了地方,女人食物,金銀珠寶應有盡有……”

“女人,金子!!”

流民的頭頭又不傻,怎麽會接連上當,當然要去更好欺負的地方。

讓薊州周邊的老百姓怎麽宣傳,怎麽忽悠都忽悠不來人。

金莊的老太太們都暗自傷心:‘送錢的傻麅子們咋不來了呢?再多攢一點賞銀,連孫子成親的錢都能攢出來!’

主要是賺這種賞銀錢太容易,遠比種地要強的多。

很多有問題的人,或者是各地來個探子,還是老人看得準。

尤其是這些農村老太太們,對周圍數個村人員走動了如指掌,誰家昨天打仗了,誰家丟了一只雞?門清!

所以這些免費的老百姓簡直就是抓各地探子們最長的能手。

簡直是來一個抓一個,來一雙抓一雙,更不要急這種潛入在當地的探子,舉報一個十兩白銀。

老太太們都抓瘋了!而且這個好習慣一直延續到很久很久。

以至於後來,哪個村裏的老太太沒有抓過幾個人,都不好意思外出跟別人說話。

老太太們也是有好勝之心,她們也有屬於自己的江湖地位之分。

↑↑↑

與此同時,旁邊的靖州府城接連遭受災難,慘不忍睹,特別有本事的人家已經啟程去京城。

普通的富商,還有一般的耕讀人家,小地主們,可沒有閑錢,也沒有本事去京城。

靖州的中流砥柱的中層,還有一些老百姓,想來想去還是決定能不能花錢買保護?

雖然花了銀子,但是能買到平安也是一件好事,畢竟這亂世能活著,這已經是很難的事情了。

這樣想法的人家還不止一戶,他們既舍不得自家的主業,祖傳的土地,房產等等一系列的賴以生存的東西。

靖州府城的小商人們到時候都想搬家,主要是想找個安全的地方。

“我跟金嶺城的商人有交情,雖然他經常罵蕭侯爺是個蕭扒皮,但是聽說人家確實講理。”

“俺也聽說了,除了收稅收的有點狠,管理的比較嚴格。其他的都好說,從來沒有過冤假錯案!”

“那咱們要不就去吧,去了金嶺城,咱們可能還有條活路。要是繼續在靖州待著,可能小命不保呀。”

一說起這件事情來靖州的商人們紛紛的都心驚膽戰,因為也有不少認識的人都遭受磨難。

隔壁朱掌櫃也是一個實誠的商人,在老百姓心中也挺有口碑。

就是晚了一天沒有回老家,朱掌櫃的一家人都遭遇不測,全家無一幸免,上至八十歲的老母,下至三兩歲的小孩,都慘遭毒手。

場面真是慘不忍睹,人人看了都膽戰,心寒!

這些流民暴徒根本就不是老百姓反抗,因為他們身材高大,訓練有素殘暴不仁,明顯就是有人刻意訓練出來的,到處招惹是非引起民憤。

就算猜出來了又能怎樣?照樣打不過。

甚至因為猜出來了才覺得更加的需要保護,訓練有素的造反者,就更加恐怖了,想要反抗的心都沒有了。

很多人都在想還是去薊州能活著,因為是流民不敢侵犯之地,或許可以尋求薊州的保護。

祖籍之地也不能扔呀,有的小地主就是靠種地活,畢竟不種地哪有飯吃呀?

唉,想想都兩難呀,就是不知道蕭侯爺看不看得起大家送的禮物和銀兩。

↑↑↑

薊州,金嶺城,時常會發生打群架事件,主要就是吃飽了沒事幹,有激情沒地方散發。

老百姓們都露出一種彪悍的勁頭,主要是蕭侯爺就流露出一種流氓的勁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