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二章 如此明目張膽(第2/3頁)

數天後,冀州城。

余九齡他們三個急匆匆趕回來,把李叱的意思和長眉道人他們說了一遍,長眉道人二話不說,立刻就讓大家去收拾東西。

燕先生去找沈如盞,沒有了李叱等人,醫館的人留在冀州也不安穩。

聽燕先生說完之後,沈如盞沉思片刻隨即搖了搖頭:“你們都可以走,我不能走。”

燕先生一怔,不解地問道:“為何?”

沈如盞道:“大家都走了,冀州之內再無內應,如我所料不差,李叱早晚還會圖冀州。”

燕先生道:“可是你若留下,萬一有什麽意外,連個幫你的人都沒有。”

“再不濟,不是還有地宮在嗎?”

沈如盞雲淡風輕的微笑道:“先生出去之後若見了李叱,可將我原話轉告。”

燕先生道:“什麽話你只管說。”

沈如盞道:“我若隨大家出城,一起往燕山,所能做的,最多不過是隊伍的後勤之事,看看傷病而已,這對於我來說,價值太低,我是商人,所以價值太低的事不做選擇。”

“我若留在冀州為內應,將來李叱回取冀州,我便是得冀州的首功之人,價值之大,比做一個後勤支援的差事要強的多了。”

燕先生聽完後,一臉驚愕的看著沈如盞。

沈如盞笑道:“燕先生只管如實說便可,李叱若是聽了,會理解我。”

燕先生又勸了很久,沈如盞心意已決,說什麽也不肯隨大家一道出城。

等眾人都聚齊之後,卻發現姜然等人也不在。

燕先生問,長眉道人搖頭道:“找了他們,姜然說李叱臨走之前對他另有安排,他還要留在冀州,不和咱們一起走。”

燕先生心裏無比震撼,李叱這些安排都是在何時所做?莫非是在地宮隱藏的時候就都已經安排好了?

沈如盞不走,姜然等人不走,其他人都已經收拾妥當,只等柳戈來接。

可眾人還是想不明白,柳戈手下數千兵馬,怎麽能接了他們再順利出城?

沒有想到的是,當天柳戈的兵馬從地宮裏出來,竟然直接就從大街上來了,從沈醫堂那邊的地宮出口出來,上大街,隊列整齊的到了車馬行這邊。

三千多人的隊伍,在大街上浩浩蕩蕩的開過來,大白天的,如此明目張膽,長眉道長他們全都沒有想到。

這支隊伍帶著的旗號是豫州軍旗號,長眉道人這才想起來,李叱和唐匹敵在戰後出去,一直都往回搜羅東西,包括不少戰旗。

柳戈帶著隊伍直接往城門方向開,一路上遇到的巡邏隊伍還給他們讓路,並無懷疑。

這就是一種心理上的錯覺……誰會懷疑一支數千人的隊伍?冀州軍可是誰都知道,早就已經全軍覆沒了。

就算是讓潘諾親眼看到了,第一反應也是自己手下有人私自調動兵馬,而不會懷疑這是冀州軍的隊伍。

李叱打的算盤就是那些冬衣。

豫州軍分得是冀州軍的冬衣,這些冬衣李叱他們也有不少,當初從府庫裏沒少往外偷……

他們明目張膽的到了城門口,守軍士兵本想攔截,卻被柳戈一馬鞭甩在臉上,打的滿臉血,就沒人再敢阻攔。

隊伍出城之後不久,冀州節度使潘諾得到消息,立刻就覺得事情不對勁,連忙派人去問誰帶兵出逃,可是帳下將軍都在。

他第一件事是趕去大營盤查,卻發現一支隊伍都沒有少,走的不是大營裏的兵馬。

這才醒悟過來,再帶人追,已經來不及。

余九齡出城之後心跳還一直都沒有慢下來,他總覺得不可思議,這就跟鬧著玩似的就出來了?

余九齡想著,李叱斷然不會在從府庫裏往外搬運東西的時候就想到,這些冬衣要如此用法。

但有了這些東西,就能想出如此膽大包天的計策來。

其實李叱和柳戈說的事,只是第二種選擇,是備用的策略安排。

李叱的第一選擇還是護送虞朝宗回燕山營,燕山營不管多亂,只要虞朝宗養好了病回去,他一出現,燕山營裏的人就全都會老實下來。

因為李叱將來的打法還是裏應外合,柳戈這三千兵馬一直藏在城中,那時候燕山營再攻冀州便易如反掌。

然而事情突變,李叱也只好用備用的第二選擇了。

柳戈帶著兵馬出城就下令急行軍,都是騎兵,當初柳戈帶著人進地宮的時候,就帶了冀州軍的戰馬來。

馬車上。

高希寧回頭看向逐漸模糊起來的冀州城,想著這一次是真的離開了,再回來的時候也不知是何年何月。

她看向爺爺,高院長臉上也都是不舍。

如果不是因為高希寧的話,他應該怎麽都不會離開冀州,就算是死也要死在冀州城裏,因為他的書院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