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有神天上來(第3/4頁)

那寶珠……

吳妄都沒搞懂到底有什麽深意。

閑暇時,吳妄也開始審視自己周圍逐漸混亂的紅線,還沒等他審視出個所以然來,如山的事務便洶湧而來。

林祈處接連出現麻煩事。

先是天工閣對這個煉器宗師大賽有些不滿,吳妄出面與天工閣接洽,讓天工閣成為大賽的主辦方之一。

隨後便是各地煉器大宗師們開始鬧騰。

他們高呼【這般比較,是對他們煉器技藝的侮辱,是對傳統的褻瀆】!

吳妄絞盡腦汁,給林祈不斷支招,甚至自己不斷外出登門拜訪,備了一份份厚禮,這才讓那些煉器老宗師們放下門第之見,做出了【違背祖宗的決定】。

此過程中,吳妄幾次都忍不住要動用仁皇閣權柄,強壓一些驢脾氣的老人低頭。

當然,吳妄並未動用這般權柄,全靠嘴皮子硬磨了下來。

前後磨了足足三四個月,吳妄的口才都有了長足的進步……

順便他還忽悠來了十多名在人域久負盛名的煉器宗師,來這次大賽做評審,還拿到了他們親自許諾的收徒名額。

然後反過來接住這些煉器宗師的名號,吸引了一大批對煉器有研究,或是想靠煉器出人頭地的人域青年。

林祈看吳妄如此忙碌,心底頗感內疚;

他性子少了些圓滑,雖有‘炎帝令持有者’的身份,卻始終擺不平那些犟老頭。

但好在,事情圓滿解決,兩人雖然吃了不少苦頭、受了不少刁難,總算能在醉酒微醺時,勾肩搭背地喊出一聲:

“擺平!”

可惜,做完這事,還有另一事。

正當各地滅宗法寶鋪接待了數以萬計的報名修士,煉器宗師賽步入正軌,吳妄準備摸魚時……

天宮降下的七災六禍全面發威。

各地洪災、蟲災、旱災接連不斷,疫病肆虐、鼠患不絕;眾凡人起了好勇鬥狠之心,受災嚴重之地開始出現大批流寇。

且這般狀況不是一地。

大半個人域,凡人聚集之處多是這般情形。

就算仁皇閣早早著手應對,吳妄也給了許多大荒此前不曾有的‘解決思路’,隨著災禍接連爆發,還是出現了凡人死傷。

吳妄被喊去總閣一同議事,全程也只是在旁聽,並未多發表自己的意見。

畢竟跟一群白發蒼蒼的爺爺奶奶坐在一起,總是不免有些微的壓力。

議事後,仁皇閣及時發下命令,鼓勵各家修士走出修行之地,在世間行走,去幫助受苦災民。

這命令並非強制,但絕大部分宗門都有響應。

各家仙宗那仙光繚繞的仙山上,一名名身著仙裙、長袍的年輕男女下山東奔西走;

一處處血光彌漫的裂谷、山谷,男男女女帶上足夠的丹藥,扛起了存儲多年的凡俗之物,朝著南北踏步而行。

便是一些只有金丹、元嬰道人的小宗門,也有修士抓著拂塵、穿著長袍,照顧好方圓百裏之內能照顧好的凡人。

滅宗也是這般,前後有數百名魔修走出修行之地,在人域東部抗災救災。

糧食不夠,就用‘辟谷丹’暫時代替;

水源莫名被汙染,自有‘凝水符箓’源源不斷匯聚水汽;

鼠洞再深,也逃不過一把真火,蟲群遮天蔽日,卻躲不開漫天寒風。

至於疫病……

人域現如今是神農的時代,半數修士手裏都有一本不完整的《百草經》。

七災六禍來了,卻好似沒來。

它們將人域大地變得千瘡百孔,但那些人影卻互相扶持,仙人拉著凡人跨過了層層劫難。

吳妄在世間行走了半年,想做些力所能及之事,他目睹了這些,也經歷了這些。

說心底沒有觸動,那自然是假話。

某個時刻,他覺得自己選擇幫人域對抗天宮,是自己來大荒後,做的最明智之選擇。

隨著仁皇閣不斷發布政令,能移山填海的仙人們開始四處出沒。

他們更改大地地貌,或是疏導洪水,或是移山聚湖,開辟出了一個個在災禍之下適宜居住之地,安置好了受災的凡人。

這場天宮降下的災禍,其危害已被人域壓到了最低。

但天宮顯然沒有收手的意思,七災六禍依舊肆虐,似乎要讓天災成為人域的常態。

人域上下對天宮的怨恨,越積越深,已近乎‘怨氣沸騰’。

許是因為身攜神力與星神血脈,吳妄清晰地察覺到了這股怨氣的形成、匯聚,以及憑空消失。

他隱隱嗅到了一點不對勁。

吳妄忘了,自己從何處聽過一句【摻雜了生靈之怨的神力】;

又忍著疲倦感,仔細感受了幾次星神身軀內運轉的神力,最後竟有了一個荒謬的猜測。

天宮降下七災六禍的目的之一,就是為了收集人域生靈的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