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路窄

雨霽之後,接下來幾日都是晴天。

太後千秋將近,四方城主、各地侯王齊聚帝都,各高門世家之間難免要有一番人情往來,饒是露園這等清凈之地,這幾日也已經舉辦了數場會客的酒宴。

更何況因為太子遇刺的緣故,漓山東君姬無月暫時留在了帝都,消息一經傳出,露園就更是人來人往車馬盈門。

楚珩陪穆熙雲見了幾位世交,但連續幾場觥籌交錯後,就再也不想應付了。

原因無他,若只是推杯換盞倒也罷了,可這些故交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一門心思的想要給他……說親。

大胤民風開放,崇尚周禮,沒有那麽多的腐舊陳規。雖說男女有別,但若兩家長輩在場,公子姑娘們相互見見倒也沒什麽,東君業已成、家未立,人又恰好在眼前,將心思動到他頭上的,能從帝都南城門一直排到北城門去。

高門著族的夫人,帶著自家落落大方的嫡長女前來拜訪穆熙雲,家族本身就和漓山有些交情,人往花廳裏一坐,他這個東君只要在露園,於情於理都得過來說兩句話。

一家兩家楚珩還勉強能應付,次數多了,他就實在坐不下去了,總覺得有些莫名的心虛不安,最後幹脆把專程來帝都找媳婦的葉書離給推了出去,橫豎他也是個香餑餑,不說排到帝都北門,但半個城總是有的。

楚珩這廂才抽出空來,第二天就去登門拜訪天子近衛營的大統領謝初。

當初他剛來帝都就被鐘平侯府送進了武英殿,葉見微擔心他在武英殿裏受旁人的氣,特地給謝初送了封信,請謝統領幫忙照拂。信上還說日後漓山東君姬無月會親至帝都當面拜謝,如今他人已經來了,進帝都也不用請旨,無論如何都該去給謝統領道聲謝,感念他素日的照顧。

謝府是陛下欽賜的宅子,就坐落在皇城邊上,好認得很。

只是楚珩來得卻不巧,他這幾天應付賓客,一個頭兩個大,過得實屬煎熬,連日子都忘了記。經由謝府看門的小廝提醒才想起來,今日逢十,宣政殿有大朝會,謝初身為正二品武官當然是不能缺席的。

謝統領的夫人請他喝了杯茶,略坐一會兒,說了兩句話。

他這幾日焦頭爛額的也沒留心外頭的事,與謝夫人說話的時候才知道,南隰使團已於昨日下午抵達帝都。今天大朝會過後,宮裏要設宴款待南隰來使,謝初也會出席。

不巧之上再加不巧,楚珩今日顯然是見不到謝統領了,便只能退而求其次,先將拜禮奉上,改日再訪。

翌日是冬月廿一。

葉書離說是來帝都找媳婦,結果比楚珩還不耐煩應對,只陪穆熙雲見了一天的客,就不想在露園坐下去了。冬月廿一一大早,便逃命一般地拖著楚珩往外跑。

葉書離從前沒來過帝都幾次,從露園出來也不知道去哪,楚珩剛回京就進了武英殿,平日在宮裏不太出來,不比葉書離好多少。兩個人四處逛了逛,最後一合計,楚珩幹脆帶葉書離去了明正武館。

太後千秋,九州四方各世家的青年才俊全都匯集在帝都,貴公子們年輕好勝,總愛爭個高下,現下全聚在一起,切磋比武實屬常事。更何況宮裏每日都要賞些彩頭,激得這群血氣方剛的青年英傑們愈發爭強顯勝,明正武館日日都是熱鬧非凡。

楚珩和葉書離是臨時起意,並未提前訂過廂閣,兩個人過來的時候,武館內已是座無虛席。

漓山東君臉上的標志性面具,滿帝都的世家著族都認得,於是楚珩來的時候便戴了頂紗笠,在人滿為患的武館裏倒也並不顯得十分突兀。

他們倆在看台邊找個空地站定,楚珩往樓上一擡眼,登時就瞧見了好多熟面孔。

謝初大概也怕年輕人血性上來失了分寸,南北兩殿凡是閑著沒什麽事的人全被他打發到武館來鎮場了,雲非和陸稷都在,就連顧彥時這個武英殿掛名的教習也被請來了。

楚珩擡頭的一瞬,顧彥時也恰好望向他們的方向,顧彥時認得葉書離,一眼看見他身邊戴著紗笠的楚珩,立刻就知道是東君過來了。

他連忙下來,見楚珩和葉書離沒預定席位,便就將兩人邀去了二樓中央的看台坐下,堂倌上了茶點,顧彥時笑道:“邀了個朋友到武館來聚聚,沒想到居然能在這兒遇見二位。”

楚珩和葉書離對視一眼,師兄弟二人十分默契地沒有說出倉促來此的緣由,顧彥時見狀便也不再追問。幾個人閑聊了兩句,比武台上雙方已然站定。

而就在此時,二樓長廊上的看客忽然不約而同地往兩側靠去,齊齊整整地讓出了一條寬道,顧彥時請的朋友終於姍姍而來。

那人穿著一身華貴的浮光錦騎裝,不緊不慢地從眾人讓出的行道盡頭踱步過來,光影模糊了面容,待他走近,楚珩才認出來,顧彥時口中的這位朋友居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