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陰陽師奴役(第2/2頁)

坂本課長看完電影,當即準備在《旬報》上發表影評,可惜半路被攔截了下來,因為總編岸田齊廊他早就寫好了影評發送了,《旬報》作為島國最為專業的電影類報刊,自然不可能一部電影在上面發布兩個影評。

[與楚桑見面已是去年《隨電影》首映的時節,經過仔細研究,我認為楚桑導演的拍攝模式應當是“陰陽師奴役法”,似陰陽師奴役式神那般,楚桑的式神是攝影、燈光、構圖、劇本、演員,曾經楊巍教授說,楚桑的拍攝手法是根據電影類型、種類、所表達情緒的不同,然後有變化,所以叫“堆積木拍攝手法”,意大利歐迪亞導演又稱之為“操木偶拍攝手法”。

但鄙人認為這個比喻不對,《高山下的花環》、《美麗人生》都屬於在戰爭中抒情,但沒有一點雷同,美麗人生和意大利三部曲中另外兩部也不同,再結合楚桑自己所說,每次籌拍一部電影,腦中就已經有了分鏡、畫面以及演員該如何表演,就如同陰陽師奴役式神,該如何戰鬥,在戰鬥之前就有準備。

在三個月前我就發表論文,認為楚桑有如此的技巧,任何電影題材都可以拍攝,在“陰陽師奴役法”面前,沒有電影類型的區別。]

岸田齊廊這貨說是什麽影評,但一開始還是在表達自己的學術理論。

表達完以上這些,下面才是關於影片內容的評價——

[《高山下的花環》並非傳統的戰爭電影,傳統戰爭電影從電影開始,一切劇情都將會為最終決戰做鋪墊,這部電影的最終會戰,更像是在為士兵們做鋪墊,我認為這部電影更像是一位頌揚士兵的戰士電影,脫胎換骨的趙蒙生,敢言勇敢的靳開來、為祖國奉獻的好男孩梁三喜,甚至於喜歡寫詩但上戰場也無畏的段雨國,都由一部電影展現在我們面前。

當鄙人知道,這是建軍一百周年的獻禮電影時,一切就通明,塑造戰士以及戰士家屬,《高山下的花環》當屬二十一世紀最佳!]

《旬報》給出這個評價是相當的高,但島國網友們沒有覺得很奇怪,並且還都挺認同。

“楚桑拍攝的戰爭片,和我們國家導演拍攝的戰爭片,有三個新宿那麽大的差距。”

“看完高山下的花環,再想想我上半年去電影院看的電影,華夏人真的是這樣,平時和和氣氣基本不會撕破臉皮,可一旦涉及到土地和國家,整個人都會發生變化,我上學時,老師教歷史時就說,絕大多數華夏人對於國家都有種強烈,難以理解的感情。”

“華夏人的犧牲精神太強烈。”

“越來越期待《菊次郎的夏天》了,肯定是傑作。”

“全能鬼才名不虛傳,就沒有楚桑不會拍攝的題材,隨隨便便的拍攝就成為了最好的戰爭作品之一,我在網上看到資料,這部電影楚桑導演只拍攝了三個月。”

花環在島國良好的票房表現,能夠說是為島國疲軟的真人電影界,注入一股活力,當然半死不活還是半死不活。

中宣部那邊用花環報名魔都電影節,以及東京電影節、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塔林黑夜國際電影節四個。

楚舜現在連三大電影節的最高獎項都拿遍了,其實是不會參加其他電影節了,除非還想拿一次大滿貫。

但中宣部為提升電影的影響力,所以才把時間合適的都報名參加了。

東京電影節和聖塞巴斯蒂安電影節都是十月份到十一月份開幕,塔林則是十一月份到十二月份,別問為什麽一部電影可以參加多個電影節,電影節從來都沒有獨占性,別的不說地球上菊次郎就同時參加了戛納和巴利亞多利德電影節。

如果不是其他電影節時間不合適,中宣部這邊,還有可能報名更多。

至於魔都電影節這邊情況就稍微有些不同,主要是主辦方請求中宣部報名的。

一個電影節的档次其實也是要看有多少精彩的電影報名,楚舜拍攝的電影已達到可以提高魔都電影節逼格的程度。

“這件事沒有和楚導您提前商量的確是我們問題。”王主任打電話來道歉,的確參加電影節的事,辦得不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