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8章 可惜隊友不給力(第3/4頁)

趁著勝利,劉備也進一步諫言,陳述張純經此兩敗,肯定不敢再玩疲敵之術了。想明白之後的張純,按說應該會集中兵力、不得不選擇打正面戰、消耗戰,以路最寬闊的昌平谷為主攻方向。

畢竟,昌平谷是後世居庸關和八達嶺所在,也說明這條谷是燕山三谷中最寬的。烏桓人被劉備埋伏壘木奪馬後,對那些很窄的小路估計都有心理陰影了。

鄒靖覺得挺有道理,便集中更多兵力防守正面昌平谷,又責備張南不肯自掏腰包造烽火台、導致相互援護遲緩。

可惜張南死要錢不肯虧本,也就破罐子破摔,混軍餉但求無過。

朝廷輸贏,憑什麽讓我拿出幾十萬錢甚至百萬錢修烽火台?你當人人都是劉備那種漢室宗親、自帶幹糧也要效忠朝廷的傻貨?

老子當官混俸祿混軍餉的!

再說你鄒校尉為什麽不自掏腰包兩百萬,把咱所有人的單都買了!

如是相持血戰旬日,張純在烏桓人中的威望,也隨著幾場敗仗漸漸衰落,烏桓人一時不肯用命。

竟被鄒靖和劉備結硬寨、打呆仗,沿著昌平谷緩緩反推,反而奪取了原本被張純控制的昌平谷北口舊營,也就是後世的八達嶺長城所在地。

八達嶺是燕山在附近地區的制高點,地勢比後世居庸關所在地都高,可以俯瞰昌平谷。

這附近的控制權,還是兩個月前公綦稠被烏桓難峭王突然反水殺死時丟的,所以並不是鄒靖的鍋。

鄒靖與劉備收付八達嶺,等於是徹底絕了張純短期內復度燕山的最佳道路。

這一功績,絕對是可以表奏朝廷,另得升賞的,因為你屬於幫忙解決公綦稠當年欠下的爛攤子。

“此處燕山舊隘落入我手,只等南匈奴援軍抵達,我等便可出關居高臨下、蕩平張純了!要是張純為我所斬,怎麽也得封個侯吧?就算沒有鄉侯,至少也得是個亭侯,實在不行關內侯也好啊。

玄德,你也算跟了我幾年了,到時候,我表你遷薊縣縣令、或再兼一郡都尉,不在話下呀!”

鄒靖登上八達嶺,俯瞰著冀西北草原,心中豪氣頓生。

薊縣縣令和良鄉縣令雖然都是縣令,但級別差不少,因為薊縣不但是廣陽郡郡治,更是幽州州治、燕國故都,那是一州之地的首縣,縣令得值正千石,跟都尉平級。

可惜,他跟劉備正在意淫著,後方忽然傳來一陣噩耗:

一個從薊縣來的探馬信使,神色慌張下馬:“稟校尉,得朝廷急報,南匈奴援軍行至並、冀交界的河東郡時,忽傳雲中南匈奴發生內亂反叛,羌渠單於為叛賊弑殺。左賢王於夫羅五日前便已停滯不前,還請求朝廷另借兵馬,助他回返雲中郡平叛!”

“什麽?我這邊都把燕山諸關奪回來,就等匈奴鐵騎憑高視下、沖進上谷犁庭掃穴,朝廷的援軍怎得這般不靠譜!”

看來,幽州這邊要變成隔著燕山相安無事的持久戰了。沒有新的足夠改變力量對比的強大援軍到來之前,什麽都幹不了了!

鄒靖手下這些步兵,把燕山沿線的關隘啃下來,是做得到的,但是追出隘口去追殺烏桓騎兵,那是想都別想啊。

他們連立數次戰功,奈何隊友不給力,只能待命待援。

劉備聞言,心中的震驚更是比鄒靖更甚:

“南匈奴居然真的是內部有叛賊,弑殺了願為朝廷效力的羌渠單於!連方式、理由,都跟伯雅當初預料的幾乎一模一樣!真乃鬼神不測之機。

難怪伯雅前日信中,讓我保存實力、持重而戰,等候他和劉幽州帶援軍上任呢。”

原來,劉備跟張純這邊交戰,已經陸續過了個把月了,這段時間裏,李素也給他寫來過幾封信。

最近的一封信,也已經是半個多月前,當時南匈奴援軍出發的消息才剛傳來。李素在信中就給劉備打預防針,再次提醒他別對於夫羅抱太大期望。

那封信中還說,朝廷已經開始推進“廢史立牧”了,陶謙的任期短則一個月,最長不會到兩個月(從李素寫信的日子算起),全國首位州牧的人選也暗中定死了,就是大宗正劉虞。

但劉虞上任前還有一些準備工作要交接,他也知道不帶援軍單身赴任沒什麽威懾力,所以派了幾名擬調到幽州任職的都尉、校尉,趁著上任之前,去徐揚之地招募一些天下精兵丹陽兵。

李素作為劉虞的屬吏,也被內定了將來要從宗正府調到幽州任職。但眼下,他首先被派去輔佐劉虞麾下一名心腹都尉,名叫毋丘毅的,先去南下招募揀選丹陽兵,兩個月內必回,到時候大家在幽州再聚首。

至於關羽,也被李素帶著一起,跟毋丘毅一起先去招募丹陽兵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