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太史慈回歸(第3/3頁)

陳登猶豫了一會兒,安排了一個親隨,跟太史慈關照道:“這是我外甥陳矯,被我引為功曹,時長出使。這次讓他暫且跟你去漢中見識一下人物,也算是替我拜會漢中王吧。天下大勢,尚未可知。”

陳矯說是陳登的外甥,之所以也姓陳,是因為他跟母姓,他母親是陳登的堂姐,也是廣陵人。

漢朝人生育早,所以兄、姐的子女跟小叔小舅相差並不大,陳矯作為外甥也只比陳登年輕十歲左右,屬於剛剛及冠被舅舅喊來當郡中小吏。

太史慈反正要護送華佗,多帶幾個人也是帶,就捎上了陳登的探路使者。

而原本在一旁始終沒有說話、靜靜等候太史慈和陳登聊正事的華佗,也正是到了這一刻,看他們已無話可聊,才本著醫者仁心、最後對陳登臨別嘮叨兩句:

“陳府君,‘君之病在腸胃,不治將益深’,前日所言蒜汁之方,即使面赤心燥之症狀緩解後,還當每隔旬日飲用一次,直到嘔出之物沒有赤蟲、方能算徹底痊愈。

切不可因症狀消退而輕忽,痊愈之後也不可再食魚生,果蓏蚌蛤腥臊之物也要減省。若遵我醫囑,可得長壽,否則,不出十年,恐有不測。”

陳登雖然喜歡吃生魚片,有點不甘心,但神醫這麽說,他也只好答應:“多謝先生指點,登記下了。”

原本歷史上,華佗在豫州和徐州北部戰亂後,隱居在廣陵直到建安初年。而陳登也是建安年間才找華佗醫治生魚片寄生蟲病的,已經病情很嚴重,華佗雖然給他解了毒,也說他三年內必死,後來果然是官渡之戰後一年多,剛剛四十歲就死了。

不過現在因為提早了五年,估計病情還不是很嚴重。

交代完陳登的病情之後,五艘沙船起碇楊帆,載著太史慈和華佗、陳矯,順著古邗溝、山陽池,由淮陰至京口,轉入長江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