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讓鄉下人見識朝廷威儀(第2/6頁)

姐倆讓宮女收拾了些茶具獸炭果子點心,又借了一些侍衛,當天就去樂遊苑先玩了一圈,享受了野餐,小顯擺了一下茶藝,互相煮茶給對方喝,一路有說有笑,聊了很多私房話。

回程路上,還順便去了大長公主劉華和已故國丈伏完、已故皇後伏壽合葬的墓地。

劉協年少,登基至今還未修陵,而且皇後伏壽是被李傕的人殺害的,也沒人知道死前有沒有受辱,所以不能葬到皇陵裏,只能是歸葬到娘家人的墳裏。

在劉華的墓前,劉妙也是忍不住淚崩了一場,想起姑姑身為大長公主,就因為光復漢室前夜留在了長安,被李賊所害,不由生出莊周夢蝶一般的不真實感。

劉妙祭奠完畢,感慨嘆息:“見慣了生死,好像反而有些看淡名利了。名聲又有什麽要緊呢,櫻兒,不管是你的遭際,還是你始終不肯說的李兄舍名救民的計策,相比之下,也都是過眼雲煙了。

我現在好歹還有公主之名,可是公主的名,其實有多脆弱?大變之時,在長安城裏還是城外,或許就是生死永隔,名也隨之化為夢幻泡影。”

“姐姐此言,倒是更為豁達,我的境界遠遠不如。”周櫻陪著小心贊嘆。

兩人眺望了一會兒樂遊苑傍晚的景色,眼看天色將晚,沿著陵側,拉著手緩緩下山。馬車把她們送回長安城,已經是夜裏酉時末刻(晚上7點)。

漢朝人夜生活少,周櫻酉時才回來,已經讓李素挺擔心了,馬車還沒回府,李素就親自迎到府門口觀望,周櫻見狀連忙下車告罪,也顧不得送劉妙先回隔壁長樂宮。

“怎麽這麽晚,這兵荒馬亂的還沒徹底太平呢,你不知道我會擔心的麽?從申時開始一點公務都沒處理,凈瞎想了。”李素忍不住拍了周櫻幾下,以示懲戒。

周櫻臉色一紅:“我走的時候,跟繡瑟妹妹說過是去樂遊苑的,她沒轉告你麽?妙姐祭掃陽安大長公主與伏國丈,一時傷感,在陵山上多觀望了一會兒樂遊苑的黃昏景致,排遣感懷,我就陪晚了。”

李素恨其不爭地說:“繡瑟當然跟我說了,但那兒靠近杜陵,靠近橋蕤的轄區,萬一有袁術的兵馬經過呢?”

周櫻乖巧道歉:“下次一定不了,這次其實已經請了些典校尉統領的長樂宮侍衛隨行保護。我也是怕到時候做東道不熟、給你丟人,先去踩踩點。”

李素這才沒有再深究:“注意就好,餓了麽?先吃飯吧,其實雙方都是心知肚明的,帶女眷又不是真的多講究,無非是給各自安心——沒人會當著自己妻兒動刀兵的,要聊動刀兵的事情,就不會帶家人了。”

李素一邊說著,劉妙也款款地下了馬車,過來主動斂衽,幫周櫻開脫,請李素不要責怪,都是她自己耽誤晚了。

李素也不好不給客人面子,當然要讓劉妙一起進府用晚膳。

晚餐還是簡單的烤魚和面餅,還有一些耐貯的果品,看得出來李素最近也已經盡量不浪費了。劉妙自從這次抗災收緊開支後,也是第一次來李素這兒吃飯,從菜品裏也可以看出李素的表裏如一、對得起良心。

劉妙贊道:“在益州時,李兄可是奢靡著稱呢,如今也有食不重肉的日子,真是率性真君子,我過幾日有機會,也要跟皇叔說,在長樂宮裏,也每日一道小魚就夠了,皇叔現在還時長給我供給野味呢。”

“你們不一樣,十六歲還在長身體呢,吃點野味也好,哪像我,二十五了,年近而立,也該吃吃苦了。”李素隨口答應,也沒過腦子。

吃過晚餐之後,劉妙趁著周櫻指揮婢女收拾,把李素堵在後花園裏,問一些自己好奇的問題:“李兄,你最近可是政務上有什麽賑災救民的煩心事?能說給小妹聽聽麽?”

李素眉毛一挑:“如何問起這些?可是櫻兒跟你說了什麽?”

劉妙:“小櫻守口如瓶呢,只說你虛名與功業不能兩全,你也舍名取義,讓人好生傾慕呢。小妹只是想說,我支持你。要是哪天,我也能和你一樣,不計名聲,超然世俗呢。

可惜,當世修行,佛道都是佞途,欲求出世清凈,而不可得。今天祭掃陽安姑姑一家的時候,我就在想,名位到底有什麽用呢。”

李素聽得出來,劉妙話語中有越來越厭棄公主身份的憂慮,不過漢末佛道都還不是正途,道都被張角張魯那些邪徒玩壞了,佛也被笮融弄得聲名狼藉,成了屠戮攻擊性很強的邪途。

李素怕劉妙鉆牛角尖,先寬慰一句:“這些倒是無妨,要求清凈,自在做個居士,也可修得真人。傳說武皇帝時,修承露盤,有多少仙人騎鶴拜訪,衛叔卿自華山來,不也能自修。你還小,別想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