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 大漢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第2/3頁)

畢竟打到郁林郡邊界、相當於後世廣西與越南邊界的鎮南關,就已經有一千一百多裏珠江水路了。打到龍編縣(今越南河內東北郊)的話,翻過鎮南關還有三四百裏山路。

總共一千五百裏的距離,這個戰略縱深已經不亞於馬超從張掖郡追到居延海了。趙雲的優勢是有水量充沛的珠江可以利用,缺點則是只要離開了珠江,就會進入山區的原始熱帶雨林。

絕對不能跟士燮拼兵力和後勤的消耗,趙雲唯一的機會就是擒賊擒王,把他如今徹底占據大義名分的優勢發揮透——

王朗在公開場合觸死,已經徹底撕掉了士燮政權的合法性,士燮就是叛漢。所以只要把士燮斬首了,剩下的交州兵就沒有主心骨再反叛朝廷,可以攻心拿下。

……

郁林城池不堅,攻城器械的準備工作兩天內就完成了,然後部隊就開始砸墻,攻勢看起來挺順利。

不過,趙雲軍中的部將們,對於趙雲的戰略安排,卻有些不同的聲音。

十一月初五,攻城開始的日子,一早的日常軍議結束之後,周泰、霍峻都各自領受了攻擊任務,按部就班展開攻打。

部將當中資歷最淺的魏延,特地留了下來,想提一些意見。

魏延從軍也有三年了,被提拔為軍官跟隨趙雲也有兩年半了,如今總算是虛歲二十,弱冠之年了。當然北伐的時候魏延沒有參加,跟其他荊州將領一樣留在了地方上鎮守。

靠著兩年前走靈渠和桂林漓江繞後攪亂張津腹地的戰功,魏延現在已經積功升到了別部司馬。按說距離趙雲這種已經是安南將軍的高級將領,差距不是一般的大,但趙雲還是給他機會參加作戰會議。

此刻,魏延趁機說道:“將軍,我知道咱原本是鑒於初秋那次教訓,因為船只和水軍不夠,所以不能沿海岸航路補給、由合浦進攻交趾,這才改走郁水,穩紮穩打。

可是,如今王使君被害,士燮徹底失去了大義名分,我們只要攻下龍編,擒賊擒王,其余各郡肯定會望風而降。我軍是不是該重新考慮沿海補給進兵?

我聽說龍編縣就在紅河北岸,如果沿著海岸行駛到紅河口,逆流而上到龍編城下,圍攻堅城得手,士燮可一戰而定。能走海路的水手、船只不足,咱可以另想辦法籌備。

要是堅持走郁水,最開始這一千多裏倒是比海路好走。可是到了郁水源頭、翻過諒山之後呢?那就是三四百裏的山區雨林,運糧極為艱難啊,跟海路完全不能比。”

趙雲聽了,忍不住想笑:魏延這廝!兩年前滅張津的時候,被他繞後偷襲占了便宜升了官,結果不但沒改,反而愈發沉迷於此變本加厲了。

那次還只是利用秦始皇開鑿的運河靈渠和桂林漓江繞後,這次都病情嚴重到想直接渡海去偷襲了!

趙雲沉著臉敲打道:“你以為我沒考慮過麽?可是我們自從前年年底拿下蒼梧、南海之後,南海郡還一度是區景所轄,此後大王忙於北伐,我也去了一年北方,對南海郡民政軍備沒有過問。

番禺的海船和水手,還不如交趾等四郡的多。你可不要小瞧了士燮的水軍,我聽說士燮早年就經營朱崖,那都是要渡海而去的,他還跟林邑國貿易多年。林邑地貌狹長,也沒有內河貫穿全境,所以商旅全靠沿海海船。士燮的海路水師實力,遠勝於我軍。

要是千裏奔襲龍編,我們就算行動隱秘第一趟不被發現,最多也就是把兵力和第一批糧草軍械順利送抵紅河前線。可然後呢?要是圍城需要很久,要是面對數倍之敵無法力戰強攻城池,我們的軍需怎麽辦?

指望海船回到南海郡、運上第二批補給,再去龍編前線?到時候還不是被士燮的海船水軍嚴密搜殺,半路遇害。龍編城下的部隊,恐怕也就糧盡被士燮所滅了。

再說了,將來就算咱要利用海路運糧,至少也要我們陸路穩紮穩打殺到龍編城下了,把後路占領區打通,再把紅河河口那兩個縣曲陽、朱鳶占領,確保士燮的海船水軍失去了根據地,無法時時刻刻窺測我軍的沿海動向,才能考慮海船補給,你太冒險了。”

魏延有些不甘心地說:“我聽說……遼東糜府君,似乎與大王交情不錯,他的商旅也多願意跟我軍做生意、互通有無。為什麽幾個月前沒想過問糜府君買些船只雇些熟練的跑海水手呢。”

趙雲:“你這人啊,一知半解,根本不懂水師,就來瞎出主意。我雖然也不懂水師,可我會問懂的人。糜府君那些商船隊的管事,甚至跟著糜府君管過海船水軍的太史子義,我都有結交過。

去年北伐的時候,子義就跟我講過很多海船的門道。糜竺的海船,都是平底沙船,不像我們在南中永昌郡等地造的河海兩用船,有龍骨,還相對底部狹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