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章 周瑜的波利尼西亞航海術(第2/4頁)

現在放出去全權處理徐州各方事務,再給諸葛亮一個恩惠可以經營建設一下他的老家,也是兩全其美,補足履歷,便於其成長。

另外,李素和諸葛亮分別到地方之後,原本在地方上多年的一些文官,也正好收回中樞,調任九卿補足履歷,準備將來升到三公。

在荊州多年的魯肅,去年就已經回到中樞,擔任九卿了。

而揚州布政使顧雍,在李素總督東部沿海各州後,也可以調回雒陽,讓顧雍也補足九卿的履歷,當一部尚書,為將來的進一步重用鋪墊履歷短板。

相信用不了幾年,隨著鐘繇完全退居二線,老一輩三公漸漸退下。魯肅、法正、顧雍這些人才,乃至諸葛瑾諸葛亮兄弟,會逐步遞補到三公級別上來,以及尚書令、侍中。

一輪中樞高層文官和封疆大吏之間的輪換調任,安排得明明白白,既培養了人才團隊,也避免了久居某個位置導致勢力盤根錯節、尾大不掉。

李素的出鎮地方,也成了“帶頭表率”,顯得非常合理:

不是丞相想出京偷懶,去東方新占領區遊山玩水,他只是給顧雍和魯肅做個表率,讓顧雍和魯肅別在地方上經營太久不想入朝。

跟劉備把一切規劃談妥後,李素在這次朝見商議的最後階段,還向劉備展示了一些幾個月前周瑜投降時,帶來的有趣玩意兒和蠻夷航海人才。

不過,劉備不懂技術,也不懂航海,所以沒怎麽聽懂。

他只知道要知人善任,用人不疑。所以吩咐李素不用請示,到了揚州之後,覺得該怎麽做就怎麽做。哪怕是周瑜,也可以重用。

有利於大漢發展航海、威懾海外蠻夷的一切因素和技術、管理方法,都可以拿來借鑒使用。

……

這次跟劉備的深入溝通之後,李素又繼續在雒陽待了三四個月,料理日常政務。

順便多次召見了周瑜,向周瑜了解海外情況,以及周瑜這幾年來掌握的新航海經驗。

李素的打算,是等中秋之後,天氣涼快了,跟劉備請三個月假期,然後走走停停,南下揚州,入冬之前回到封地會稽郡。

畢竟夏天太過炎熱,李素並不想大熱天的到南方去,入冬時到揚州剛剛好。

而總督東海諸州事務的任期,可以從明年正月開始算,今年冬天的三個月就只算是丞相請的假。

不過,從五月到八月,李素也不算閑著,因為他跟周瑜的多次溝通,還真是收獲不少。以至於從六月份開始,李素捐棄前嫌,幾乎每個月都要請周瑜來丞相府幾次,匯報工作介紹航海經驗。

連帶著李素的弟子諸葛亮,也來了好幾次,每次都跟著旁聽切磋。

周瑜年初進京的時候,劉備封給周瑜的官職是橫海將軍,並且可以繼續兼管夷洲的領地,統領舊部。

只不過,需要允許朝廷往夷洲派遣文職的地方官,周瑜只掌握地方上的軍事防務,內政和監察要逐步讓渡給朝廷。

最初周瑜內心還是有點抵觸的,主要是孫權的忽然遇刺,導致周瑜的歸順行徑被蒙上了陰影。

不管周瑜是否真心降漢,他畢竟曾經是孫權的下屬,所以他得表現出對故主家族的“義”,不可能在孫權剛死的時候,就立刻實打實為朝廷出力。

李素也知道這點,所以勸劉備把周瑜高待遇養了幾個月,但不去問他正事兒,冷處理一段時間。

後來曹丕和許褚也被處決了,案情真相大白,確實不關朝廷的事兒。又過了三四個月,周瑜為故主寄托哀思無心公務的時間,也超過了百日,大家都把周瑜的義氣看在眼裏,這才漸漸正式起用。

隨後,周瑜發現李素確實是人盡其才,而且真心關心大漢的航海開拓事業,這一點上跟周瑜算是志同道合。

周瑜內心也是希望揚威異域,為大漢開拓海外的,既然跟著李丞相幹可以實現抱負,青史留名,他腦子也扭轉過來了,把他這些年的心得收獲誠懇交代。

……

六月初五,這天是周瑜第一次來丞相府上,正式詳盡地交代傳授他開拓海外的經驗,

而且李素也知道周瑜腦子裏有幹貨,提前通知了愛徒諸葛亮,還有當時恰好被召回京城的將領太史慈、甘寧也一起與會,聽取相關經驗。

甘寧太史慈都是跟周瑜交過手的,曾經各有勝敗,心中不服是難免的。

好在有李素親自坐鎮,以丞相的身份大擺宴席,擺了最高档的珍饈美味、醇香美酒,給諸將開解,讓他們以後同殿為臣,好好精誠合作、青史留名,雙方也就借坡下驢,冰釋前嫌。

酒過三巡,周瑜很誠懇地從他這些年的見聞收獲基礎開始講,先說了他開拓發現的海外領土,並且解讀了一下他所繪制的海圖圖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