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1章 扶桑是遼東人的扶桑(第3/4頁)

把漢人的控制區切實延伸到曰本海沿岸,正式實現橫跨本州島東西兩岸的統治。

還別說,李素這個進度,也不算太超前歷史原貌,

因為根據後世的考古發現,歷史上以奈良為中心的大和國,在把統治延伸到西北側的曰本海沿岸、在後世以金澤為核心的加賀藩建立國家統治,基本上也就是神功皇後時代的那五六十年裏。

至於從加賀再往越州發展,進入新瀉平原,則是神功皇後之後的應神天皇任期內完成的。這個判斷可靠度也挺高,因為可以同時得到考古發掘和《曰本記》的支持。

所以,李素無非是把這兩步分別提前了僅僅四十多年和六十多年,並不算怎麽劃時代。

有了漢人鐵制武器、農具、工具的加持,要徹底讓當地還跟蝦夷人混血的扶桑土著臣服,並沒有難度,提前區區六十年簡直輕輕松松。

後世史書上,也算是把這一舉措的意義,解讀為漢人在扶桑建立早期統治時的“西進運動”,

就跟原本歷史上大洋彼岸某國建國後,花了數十年追求到了“同時面臨和控制兩大洋”差不多性質。

只不過到了李素這兒,是“同時在太平洋一側和鯨海一側建立起漢人的統治跳板”。

周瑜很好地秉持了“先種田開發農業,農閑後再草草造個城鎮和港口”的優先級思路,在大阪灣稍稍休息了幾天,就親自回到了後世的京都附近,

並且把他麾下的幾個部將,分別派到琵琶湖對岸的其他屯田點,乃至加賀,每個人都分管一塊大約一兩千平方公裏的轄區。

當然,每一塊實際的核心平原農墾區,也就區區數百平方公裏,誰讓曰本多山呢。

折算下來,每一塊屯田區也就不到兩三百萬漢畝的面積,按照中原給每戶貧農分田一百漢畝納稅的標準,每個屯田區也就養活兩三萬戶。如果考慮到休耕輪作、粗放作業,可能也就一萬多戶一個點。

好在,李素在移民方面,也確實給了周瑜足夠的支持。

因為前兩年的移民開拓工作完成得不錯,基礎打得好,李素覺得今年再從中原擴大招募幾萬漢人來,完全可以容納。

扶桑本地剛剛母系社會向父系社會轉型過程中,需要人養也願意被人養的土著女人,也足夠多,可謂一拍即合。

當然,在選擇移民問題上,最大的難點,反而是中原的漢人這些年已經安定下來,不願意太遠地背井離鄉。畢竟中原的田地也夠種的情況下,誰會想到太遠不知道情況的地方種呢?

這時候,李素能想到的唯一吸引力,還是發女人,別的似乎都沒用。

但發女人要有吸引力,也得當地缺女人、光棍多。

中原曹操袁紹當年的轄區,戰爭倒是結束六年了,但戰爭時期男人死掉的比例遠比女人多,六年還不足以恢復男女比例,需要給人做妾以求庇護的寡婦還比比皆是。

所以袁曹統治區要找到足夠多需求很迫切的好色光棍,實在是難。李素倒是可以用強制手段,但劉備未必支持,朝廷上下也容易不理解,這種事情最好還是自願,免得被政敵攻擊導致不必要的麻煩。

思來想去,要麽從劉備已經成熟統治了多年、人口稠密沒有被戰亂禍害過的地方移民。比如益州其實是最符合底層貧窮男人找不到老婆這個要求的。

說來理由也是可笑,竟是因為益州是漢末少有的191年開始就實現完全和平的地區,後來再也沒打過仗。而男丁的自然出生和撫養率高,那兒確實天然有光棍,畢竟191年出生的光棍,到208年也17歲了。

可惜,益州年輕人之前也多年被劉備以每年二十萬人左右的規模往雍涼、雒陽移民,抵消益州的人口膨脹,所以這個需求已經被緩和了。

李素也不可能五千裏迢迢從川中拉人到曰本。

想來想去,他在年關的時候,忽然想到一個來源——那些191年、因為曹操殺陶謙、屠徐州時,被糜竺從海路由徐州老家接到遼東的百姓,如今也已經過了17年了。

當初的移民一代,當然是已經安頓下來了,也不會想再折騰。但17年時間足夠土生土長在東北的移民二代也長大成人了,

而且糜竺是個富商出身,很會經營領地,他跟袁紹虛與委蛇、每年包稅給袁紹五千萬錢的物資助軍,換來了遼東地區一直沒打仗,是個平安種田的世外樂土。

只要不打仗,不瘋狂把男性人口殺少。那麽按照古人“孩子多了就淹死女嬰,留下勞動人口”的殘酷劣習,加上古人能納妾,富有階級會占有更多女性,底層窮男找不到老婆的矛盾,就必然會隨著時間越來越尖銳。

於是乎,李素就把目光盯向了這批“祖籍青徐、但本人出生在遼東的”年輕新東北窮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