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一切之始

林文剛一撕毀協議,秦氏集團就已經知道了。

明幫老大兼軍閥頭子曹昆暴跳如雷,在會議上大吵大嚷,要求立即踏平長山郡。

與會的所有心腹將領也都差不多是這個意思,各大集團的代表也同樣要求如此,他們還假惺惺地表示可以提供支援。

但秦剛知道,主要作戰的是他們。

戰爭造成的一切損失,都是援助彌補不回來的。

也有一部分人在反對,主要集中在秦家的三位總督上。

他們從政治角度上出發,認為在這個時間點秦氏集團絕對不能有任何出格的動作,否則就是給別人口實攻擊。

兩方吵得不可開交,最後王平清提出了一個折中的建議:

派出特使,請示最高會,等待最高會的反應,再伺機行動。

雙方誰也無法說服誰,最後只好接受了這條建議。

於是,秦氏集團在帝都據點駐紮的特使立刻動身前往皇帝塔。

與此同時,最高會也收到了林文撕毀停戰協議,悍然開戰的消息。

應諸多長老,高官,權貴,以及各大門閥世家的要求,大長老在正在進行的最高會擴大會議上,臨時增加了此項議程。

這次擴大會議的權限非常大,軍聯委也參與了,會議主要討論的是戰爭問題。

與索布王國的石油霸權爭奪戰。

與北方聯盟的巴哈大運河主導權爭奪戰。

以及,與教皇國的死戰。

與索布王國的戰爭由邊疆大吏山心武的負責。

目前戰爭久無進展,帝國軍龜縮在防線之後,雙方形成僵持之態。

因此,山心武被召回最高會問責。

這是一位六十多歲的老人,頭發花白,但精神矍鑠。

他在會上據理力爭,與諸多抨擊他的人直接對線。

他怒噴評議會是帝國的蛀蟲,噴林亞泊長老是老而不死的僵屍,噴莫西利長老是畸形的怪物,還噴六大軍區是帝國的六個山頭,噴諸多總督是帝國分封的諸侯。

他火力全開,口無遮攔,在最高會上罵了個爽。

由於他的言辭過於犀利大膽,反而懟得那些人耳面赤紅,啞口無言。

李龍興一看勢頭已盡,立刻讓他退場。

於是,這老頭怒噴一圈,瀟瀟灑灑地走了,留下一地雞毛,和諸多準備了一肚子臟水沒潑出來憋出內傷的人。

巴哈大運河的主導權爭奪戰是由最高軍部的軍聯委直接負責的,所以沒那麽多口水。

雙方深挖戰壕,多築堡壘,高墻堅壁,就等著來年春暖,冰雪一化,就要開打。

而與教皇國的戰爭,則陷入了非常不利的狀態。

前段時間教皇國要求和談,他們在全世界內做了大量的輿論工作,如果帝國不參加和談,就變成了破壞和平的罪人。

雖然帝國並不在乎,但現在正是戰爭間歇的備戰期間,為了輿論上不那麽被動,最高會派出了特使,去澤州參加了和談。

但整場和談,從頭到尾都是失敗的。

教皇國提出的要求中,僅“將澤州劃入教皇國境內”這一條,就不可能有人答應。

至於他們提出的微乎其微戰爭損失賠償,簡直少得可笑,連談判的特使身家,都比它多。

談判很快破裂了,教皇國立即發動了早已準備好的輿論宣傳。

他們首先在全世界裏大肆宣傳帝國破壞和平,是戰爭的罪魁禍首。

然後把這些新聞轉內銷,在自己的民眾中大肆宣傳,新聞上倒打一耙,說帝國暴虐無常,侵犯教皇國的神聖領土。

在宗教、輿論和新聞的三重洗腦下,教皇國除了一百六十多萬常備軍,再次組建起了一支六百萬人的仆從軍。

根據帝國的情報顯示,教皇國的國內青年人口至少降低了六分之一,因戰爭死亡的人數多達五百萬人,是帝國的三十倍,其死亡者的九成以上是賤民。

大量人口的死亡沒有使教皇國社會秩序崩壞,反而變得好轉。

不論是治安、交通、衛生、經濟活躍和社會穩定程度,都在向好。

因為,帝國內的學者認為有一種可能是,教皇國是利用戰爭來轉移國內矛盾,降低人口壓力,以避免它的社會高壓鍋爆炸。

換句話說,他們把帝國當成了他們的減壓閥,凝聚器,和政治工具。

不只如此,還搞得帝國在世界輿論上極其被動,連國內都受到了影響。

可以說,他們的目的完全達到了。

但就是因為做得太好了,帝國現在的怒火已經不可壓抑了。

李龍興的親征被全票通過,六大軍區都會派至少一個集團軍來接受皇帝陛下的指揮,中央軍區則會出動三個集團軍,皇家近衛軍出動四個集團軍。

然而就在這個節骨眼,林文撕毀停戰協議、在石州悍然開戰的消息傳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