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殿試

待到金吾衛把四百零三位中式舉人搜了個遍,卯時的鐘聲響起,承天門也緩緩敞開了。

兩隊身穿金甲的大漢……將軍,邁著整齊的步伐,走出皇宮,於宮門兩側整齊列隊。

趙貞吉便帶著沒見過世面的舉子們,步入了大明朝的權力中樞,平民百姓終其一生也無法踏足的地方——紫禁城。

三月份的夜明顯短了不少,當貢士們沿著筆直的禦道穿過端門,來到皇宮正門午門前時,天光已經亮起來。

那座巍峨的五鳳樓宛如三巒環抱、五峰突起,高近七丈,氣勢恢宏,雄偉迫人,一下子就把舉子們全都鎮住了。

趙貞吉出聲提醒他們,按照會試的名次排兩隊。單數從最東側的左掖門進去,雙數走最西側的右掖門,千萬不要走中間的三個門洞。尤其是中間的正門,走錯了是要殺頭的……

因為那是皇帝出入專用的,皇後也只有大婚那天才能走一次。

“哦對了。”趙貞吉見考生們有點懵,便激勵他們道:“再有且只有——等殿試結束,狀元、榜眼、探花,三鼎甲出宮時,也可以從此門離開!”

此言一出,果然效果絕佳。

貢士們一下都兩眼放光,垂涎起那天下僅數人可享的殊榮來。

‘兄長就從是那裏走出的……’王鼎爵的心更是突突直跳,望著那道正門暗暗攥緊了拳頭。‘我絕對不能輸給他!’

給天才哥哥當弟弟,不要強就更沒法過了。

……

眾舉子穿午門,過外金水橋,便來到了皇極門前。

此時天光大亮,旭日東升,但皇極門依然緊閉,沒有絲毫要打開的跡象。

舉子們便跟著趙貞吉,老老實實立在皇極門外等候。

辰時一到,皇極門內傳來悠揚的鼓樂之聲。

朱漆金釘的大門終於緩緩敞開,大明朝的最高殿堂皇極殿,在朝陽的照耀下熠熠生輝,讓人不敢逼視。

以徐閣老、成國公為首的數十名殿試執事官員,此時已立於殿下丹陛上,靜候他們的到來了。

看到那幾乎一水的緋袍高官,舉子們緊張的心跳加速。頭也不敢擡,腿也不敢邁,都不知是怎麽跟著趙侍郎上前的。

渾渾噩噩的參拜過大佬們,他們便在趙貞吉的指示下,列隊立於他們之後,靜候皇帝的駕臨。

好在也沒久等,辰時一刻,金殿下中和韶樂大作。

隆慶皇帝在他的專屬背景音樂中,穿著規格僅次於冕服的皮弁服,閃亮登場了!

皇帝在金台帷幄升座後,所有人都跪拜於地,山呼萬歲,行五拜三叩大禮。

隨後,司禮監掌印滕祥,親自宣讀聖旨曰:

“隆慶二年三月初十日,禮部尚書高儀等官於皇極門奏曰:為科舉事,會試天下舉人,取中四百零三名。本年三月十五日殿試,合請讀卷官及執事等官,建極殿大學士徐階等四十五員。其進士出身等第,恭依太祖高皇帝欽定資格,第一甲例取三名,第一名從六品,第二名、第三名正七品,賜進士及第;第二甲從七品,賜進士出身;第三甲正八品,賜同進士出身。奉聖旨是。欽此。”

徐階便帶著一眾官員並應試舉子一同跪地領旨。

然後滕祥又宣布了讀卷官、提調官、受卷官、彌封官、掌卷官、巡綽官、印卷官、供給官等五十九名官員的姓名。

接著,擔任殿試提調官的禮部尚書高儀,便指揮著舉子們再度向皇帝謝恩後。依然按照排好的次序,單號往左廊廡就坐,雙號往右廊廡就坐。

待到四百零三名舉子全都跪坐在蒲團上,掌卷官便開始發放策題和答案紙。

……

拿到考題後,舉子就可以開始答卷了。

金學曾他們的名次靠前,是最早一批拿到策題的,便迫不及待看那題目:

‘制曰:朕惟君天下者,興化致理,政固多端。然務本重農,治兵修備,乃其大者……四方浮惰者眾,未盡歸農也。何以使人皆力本而不失業歟?醜虜匪茹,警報歲聞,何以創之,使不敢復窺歟?……爾諸士習於當時之務久矣,其仰繹我皇祖垂訓貽謀之意,有可以便民益國者,明以告,朕將釆而行之焉。’

陽陽們一個個簡直要蹦起來了。

‘我的天哪,師父簡直神了!’

兩個問題全在師父預測的三道之中!

而且哪怕是皇帝沒問的第三道,也與這兩個問題息息相關,是他們的共解好不好?

即是說,這半個月一點功夫沒白費,全都用在刀刃上了!

‘師父我愛你,我崇拜你,我要給你洗兩輩子犢鼻裈!’

‘師父一定用了科學的預測,我要好好研究數學,將來替師父做預測!’

‘對不起了大哥,我的偶像換人了。我也要像師父一樣!絕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