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麥哲倫海峽

麥哲倫海峽位於南美洲大陸最南端,由火地島等島嶼圍合而成,因麥哲倫環球航行時首次通過這裏進入太平洋而得名。

它如羊腸般蜿蜒曲折,長近600公裏,最窄處僅有3.3千米,航行十分困難,卻是南大西洋與南太平洋之間最重要的天然航道。

事實上,在這個年代航海者的認知中,麥哲倫海峽也是溝通兩洋間的唯一通道。

這個觀念也是自麥哲倫而起的,他認為海峽南面的‘火地’是一個大陸的起點。

因為自古希臘時代起,歐洲就盛行一種猜想,那就是在世界的南方,應該有一片體量相當的大陸,與歐亞大陸隔海相望。否則這個世界不管是一個平面,還是一個球面,都會處於失衡狀態。

這片猜想中的大陸被命名為‘南方大陸’。麥哲倫相信他所看到的‘火地’,就是傳說中的南方大陸。所以這條海峽就是兩個大陸間唯一的通道。這一認知是如此的根深蒂固,以至於已經成為歐洲航海者的常識。

之所以會如此,一是因為狂暴的西風帶讓向南探索充滿了危險;另一方面,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點——麥哲倫海峽這樣一條狹長的水道,具備天然的防禦優勢,控制成本要小得多。

有鑒於此,西班牙人更願意讓世人相信,海峽之南是一片永遠冰冷、永遠黑暗的‘南方大陸’,唯有通過西班牙人控制下的海峽,才能夠打通大西洋與太平洋的航路。久而久之,連他們自己都深信不疑了。

比如萊昂上將,在薩爾瓦多確定自己超過了明國艦隊後,他沒有在這個充滿敵意的葡萄牙殖民地多做停留,便直接南下到阿根廷。在那裏做好充分的補給後,就帶領艦隊駛入了麥哲倫海峽,到漢布雷港駐紮下來。

漢布雷港是西班牙人在海峽東側設立的據點,因為地處偏遠,這裏一切物資基本全靠從阿根廷或智利海運過來,有時候海況惡劣,幾個月都沒有船到,所以時常食物匱乏,被殖民者稱為‘挨餓港’或‘饑荒港’。

西班牙人付出了高昂的成本,才得以維持這個世界最南端的據點。但他們認為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為在他們看來,控制了麥哲倫海峽,就能將那些可惡的歐洲海盜擋在太平洋外。

這樣整個南美、中美、北美長達數萬裏的海岸線都可以不用設防,裏外裏省大發了!

……

當然,明朝人也可能朝東航行,繞好望角回亞洲。且不說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他們可是以環球航行為目地的,都走了大半路程了,怎好半途而廢?

而且就算他們向東走也不要緊,因為西班牙派出了另外一支強大的大帆船艦隊,已經抵達了開普敦,守住了明朝人東去的必經之路。

盡管萊昂上將在信裏向陛下提出過,最好能再派一支艦隊確保萬無一失。但上將也沒想到陛下能同意……可想而知陛下的怒火已經到了何等程度;可想而知珍寶船被劫對王室的打擊有多重。

這讓萊昂上將感到莫名的恐懼,他無法想象要是抓不到那幫該死的明國海盜,等待自己的會是什麽樣的命運。

是以當在裏約的西班牙間諜,將明國人已經東去非洲的情報送來後,出於謹慎起見,他依然選擇了繼續堅守麥哲倫海峽。

萬一要是明國人放的煙霧彈怎麽辦?萬一他們中途改主意了怎麽辦?或者他們在好望角碰了釘子,又折回來怎麽辦?

總之為了確保萬無一失,他決定繼續在這裏呆上幾個月,等好望角那邊傳來消息再說。

還有一層不足為外人道哉的心理,就是他對返航充滿了恐懼。在沒有得到家族來信,告訴他警報解除前,他是不敢貿然回馬德裏,去面對陛下的怒火的。

“另外,可以確定的是,明國人把搶來的貨物,全都在摩爾瓦多和裏約熱內盧銷了贓。”自從報信後,就跟他一路南下的蒂亞戈上校又稟報道。

“那是肯定的。他們把貨物再運回遠東就不值錢了。”上將捏著煙鬥,胡須在冰冷的海風中淩亂。他緊了緊披風道:“先不管那些貪婪的半猶太人,等抓住明國人後,我會讓他們連本帶利都吐出來的!”

“那樣我們非但能挽回損失,還能大賺一筆,肯定可以平息陛下的怒火了。”同病相憐的上校欣喜道。

“是啊,看在金錢的份上,陛下會選擇原諒我們的。”上將嘆口氣,壓低聲音道:“陛下急需償還向國外銀行家借的過高利息的貸款,只要能幫他解了燃眉之急,一切都好商量。”

“只要能逮到那支明國艦隊,一定可以的!聽說他們在裏約,把整條船都換成了巴西紅木的!”上校一陣咬牙切齒,那裏頭也有他的錢啊。

“他們可千萬別去開普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