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長歌采薇

許霽川本來以為福王趙景旻是個五六歲的小孩子,但後來才知道原來福王殿下已經八歲了,只是自幼體弱多病,身體發育緩慢,所以才看上去像是五六歲的孩子一般大。

俗話說,七歲八歲惹人不愛。這話是說七歲八歲的小孩子正是淘氣的時候,所以大人們一看到他們就頭疼。但可能是因為體弱多病的原因,福王殿下並不像一般嗯七八歲的孩童一般好動,他總是乖乖的縮在太子哥哥或者是內侍的懷裏睜著溜圓的眼睛看著周圍的一切。

他很少像其他八歲的小孩一樣,懷著非常旺盛的好奇心,開口朝其他人要東要西。準確來說,他對什麽都是一副興趣缺缺的樣子。

上課的時候也是這樣。太傅是個非常負責任的老師,就算是對福王這樣的小孩子也不例外,第一天上課的時候,他就細細詢問了福王的開蒙情況。

大梁是個非常注重家學的國家,他們認為開蒙就是學問的築基階段,如果地基沒有打好,那麽學問的高樓就不穩定。

所有的皇室勛貴們都很注重開蒙,許霽川的開蒙老師是一代鴻儒張濟源,張濟源是一代鴻儒,但是並無一官半職在身上,他平日裏效仿孔子,遊學諸國,走到哪裏就到哪裏興致上來了就開始開壇授課,擇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因此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天下十國中有許多的了不起的人物都曾經聽過他的課,天下儒林中,張濟源名望很高,真可以稱得上是桃李滿天下了。

雖然天下很多人都奉他為師,但是真正行過拜師禮的卻只有許霽川一人。他足足花了一年時間專門來教導許霽川,直到許霽川認識了所有的文字,學完《詩經》之後才離開江都去遊歷。

江都勛貴裏不只是許家一家注重開蒙。就連李岱敖這樣不學無術的家夥,他的開蒙老師也是江都有名的學者於叔同,足見勛貴對開蒙的重視程度。

至於太子,那更不用說,太傅阮毓就是太子的開蒙之師,從太子五歲開蒙一直教導到他如今。

可福王殿下的開蒙老師竟然是一個內侍。福王殿下此言一出,別說是太傅都驚訝的皺眉,就連許霽川也很驚訝。

許霽川那天看陛下對晉王的一雙兒女挺喜歡,為何對自家孩子這麽不上心?

福王殿下已經八歲了,竟連《詩經》都沒有學完,更不要提佶屈聱牙的《尚書》了,福王殿下恐怕連《尚書》都沒有看過,何談理解了。

鑒於此種情況,太傅讓許霽川教福王殿下學習《詩經》。

許霽川雖然不喜歡嘰嘰喳喳的小孩子,但卻很喜歡粉雕玉琢的福王殿下,因此他欣然接受了這個差事。

三個伴讀,為什麽太傅會讓許霽川去教習福王殿下,論學識他顯然不如陸昇。

對於太傅這個決定,許霽川猜測是因為陸昇平時要輔佐太子殿下,而且人太過於古板,一個十二歲的少年,每天憂國憂民,眉毛都皺在一起,一臉苦大仇深的樣子,因此雖然他學識不如陸昇,但確實是個活潑的人,所以太傅才將教習福王殿下的重任交給福王。

雖然教習福王殿下是一個好差事,但是有的課程他就沒有辦法上了,尤其是太傅的《尚書》,他還沒有聽完呢,不能說不遺憾。

某天中午,許霽川剛剛給福王殿下上完課,回自己的房間,就看到陸昇在他的門口站著。

許霽川和陸昇在平時並沒有什麽交集,雖然他倆住在一個院子裏。以至於看到陸昇站在他房間門口的時候,許霽川的第一反應竟然是這書呆是不是讀書讀傻課,所以走錯房間了?

許霽川疑惑著,但還是慢慢走到房間門口。

陸昇叫住他,說:“許霽川。”

許霽川說:“有事嗎?”

陸昇從他的胸口掏出一本書說:“這是今天太傅上課的時候講的筆記。”

許霽川說:“給我的?”

陸昇五歲就是聞名江都的神童,大約天才都是有些脾氣的,他不高興道:“這裏就我們兩人,不是給你是給誰的?”說完也不等許霽川回答,塞到他的懷裏就走了。

這小書呆脾氣還挺大……許霽川心裏一暖,打開了陸昇的筆記。

看完筆記之後,許霽川只有一個想法,陸昇寫字的速度真的很快……因為他連太傅上課時候的閑扯都寫在了上面。

諸如:“皇天無親,惟德是輔。民心無常,惟惠之懷。太子,天道就是人道,只有以人為本,用德行來治理國家,大梁的江山才會千秋萬載,太子,你要時刻用這句話來自省。”

又比如“……滿招損,謙受益。李岱敖!不要睡了!!起來將這句話後面的文章背出來!!!”

……

真是個一板一眼的小書呆。

許霽川看著筆記本無聲微笑。

福王殿下是個不喜歡讀書的小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