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金屋藏嬌

王猛也與太子隨行, 他看著太子在台上慷慨陳詞, 和百姓一起高呼“大梁萬歲”的, 太子殿下的眼神堅定, 那是守護者的眼神。

在山呼萬歲中,王猛想到進攻汝南的時候收到的太子密令。太子在密令中說, 務必要他護送所有難民出城之後才可以進攻汝南。

所幸當時任務非常順利, 難民都自願跟著他們出城。現在回頭想想,如果當時在護送難民的途中出了危險, 趕不及及時攻進汝南,只靠著賈威區區的幾千兵馬, 兩方必然要進行慘烈廝殺,若是等不來援軍, 賈威陣前倒戈,供出太子在汝南的消息,那韓通必然全力搜捕太子, 到時候太子危矣!

以太子殿下的聰明才智不可能想不到這一步, 但他仍然給他下了那樣的命令……太子殿下無愧大梁太子的地位!守護江山守護百姓的拳拳之心彌足珍貴啊!

太子是懷著這樣拳拳熱血的人,但他絕對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良善之輩。王猛想起太子殿下去汝南之前, 和他一起對汝南義軍的審訊,看淡生死的漠然,殺伐決斷的殘酷,這, 也是太子。

站在台下, 看著上面振臂高呼的太子, 仿佛帶著光的神祇。這樣的人才能真正開創盛世吧,對普天之下的百姓懷著大愛,在政治廝、殺中殺伐決斷,這樣的人以後必定成為一代明君。

韓通被俘虜之後,賈威並沒有跟著他們一起回來,而是繼續南下,去其余州掃蕩亂軍勢力。回來的時候已經十天後了,至此亂軍勢力一掃而光,汝南各州縣平定。

陛下在太子殿下走之前曾經許諾他到地方可便宜行事。汝南太守府不可一日無主,太子將陸昇和隨行六部中的工部和戶部的兩名官員調往汝南,先行主持汝南賑災事宜。

殿下曾經吩咐太守大人籌集三萬石糧食,太守大人卻只籌集了兩萬石。

他將所有募捐人的名單交給了太子殿下,雲州太守只募捐到兩萬石糧草,其中有一萬石糧食還是他自己家的,他心裏也很苦啊!

雲州太守在太子殿下面前,痛哭流涕,歷數自己籌措米糧的艱辛,已經某些大戶不配合的事實。

太子聽完之後,安撫了雲州太守,當時也沒說會對這些不捐款共赴國難的人怎麽樣。

兩天後,衙門有人擊鼓舉報雲州最大的米店的當家李守一偷稅漏稅的罪證,甚至還有賬本為證。

太守審案的時候,太子殿下就坐在旁聽席上,雲州太守看著太子殿下平靜的神態,冷汗嗖地就下來了。

一天之內,太守還審理了雲安伯縱奴霸占良田一案和豪紳韓沖逼死家奴一案。

這些事在雲州街頭巷尾廣為傳頌,第二天雲州太守打開府衙的大門就看大門外雲州豪紳巨富齊聚一堂,一看到太守出來,號稱周扒皮的皇商周光拉著他的手,道:“聽說前些日子太子殿下在公開募糧,我等經過商議千辛萬苦籌措來這十五萬石糧食,希望能幫助我雲州和汝南四州百姓度過難關,雖然糧食不多,但總歸是我等的一片心意,還請太守大人笑納。”

太守大人笑著感謝了各位鄉紳的鼎力相助,表示自己一定會告訴太子殿下的。

心裏卻想,還不是太子殿下雷霆手段處置了三個帶頭的,你們才乖乖地將糧食交出來。

雲州太守將富戶們捐獻糧食的事情稟告了太子殿下,太子殿下驚喜道:“孤曉得,雲州的大戶深明大義,必定與朝廷勠力同心,共赴國難!”那驚喜顯得那麽真摯,仿佛他不知道雲州富戶們為什麽會捐款。

太守:“……”

為了答謝雲州鄉紳們的慷慨,太子殿下在府衙設宴,與此次鄉紳們共進晚膳,並在城中間立了一塊紀念碑,將所有捐獻糧食的鄉紳的名字都刻在上面,自己還在上面提了字,給了捐獻的鄉紳們極大的面子。

太子殿下不過十五歲的年紀,就如此賞罰分明,一手恩威並施玩的更是出神入化,小小年紀帝王心術已初見端倪,真不知道再過幾年,他又將如何。

身在朝堂,太守大人自然聽過關於太子殿下的各種風聲,通過這些天和太子殿下的接觸,他才知曉傳聞不可靠……最後這天下是誰的天下真不好說。

不管是誰的天下,這不是現階段他該操心的事情,太守大人嘆了口氣,張羅準備宴請的事情了。

汝南在洪水和亂軍鐵蹄之下,富戶凋零,百姓減半,出現大批良田無人耕的局面,因此太子殿下在雲州發告示,凡是去汝南開墾的農戶都可以獲得一塊屬於自己的地,兩年免稅,只需要還上此次水災中欠下的糧食即可。

農民奮鬥一輩子就是為了擁有屬於自己的地,太子的告示一出,大批農民湧入汝南,汝南的開荒問題順利解決。

太子讓阿六將先前的朝廷糧食全部拿出來,按人頭分發給百姓,幫助他們度過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