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番外(一)除夕賀歲甜番

對皇宮裏的老人來說, 年年歲歲花相似, 歲歲年年人不同。時光疏忽易逝, 不知不覺中, 這大梁建國也已經有三十載了,連皇帝都從元帝趙胤換成了太宗趙景湛。

尤其是今年, 大將軍王猛親率南廂軍平定百越之亂, 至此,梁太宗趙景湛結束了華夏三百多年的亂世, 統一四海,天下歸一, 海清河晏太平盛世的大幕正緩緩拉開。

王猛的捷報傳至江都,大將軍將於除夕前抵達京城, 陛下龍心大悅,下令今年的除夕盛宴一定要大辦一場,一則為王猛慶功, 二則歌頌太平盛世。

太宗皇帝的好心情一直延續到除夕前幾日, 這幾日,跟在陛下跟前的南夏敏銳地發現, 陛下心情好像不如何好。

陛下雖然是不苟言笑,但性情寬厚,從不輕易責罰下人,昨兒卻下令將南書房的婢女花朝杖斃, 這花朝剛調來不久, 性情雖然有些輕佻活潑, 但人也算靈快,做事也細心,就這麽忽然被杖斃,令人百思不得其解,最後大家就只當是陛下最近心情不好,這花朝不小心觸了他的眉頭罷了。於是紛紛在心裏暗暗告誡自己一定要小心當差,萬一惹得龍顏大怒,恐怕是吃不了兜著走。

南夏剛調到陛下身邊不久,凡事更是打起十二分精神應對。景和五年除夕的禮單出來了,早上陛下用完早膳,南夏便將蠻族獻上的歲貢當著陛下的面念了一遍。

陛下平日裏便是喜怒不行於色的性子,但是念完之後南夏明顯發現陛下走神了。

南夏耐心等了一回兒,陛下回過神來,說:“就按照你說的辦吧。”

南夏:“……”他只是讀了個禮單,什麽建議也沒有呢?只不過給他一百個膽子他也不敢反抗陛下,他只好委婉地硬著頭皮建議:“陛下,奴才瞧著這百越之地進貢的夜明珠光亮非常,十米之內連那頭發絲都照的真真的,要不放在南書房,陛下晚間批折子的時候也省的受那蠟燭味。”

陛下聽聞之後,微合的眼睛睜開了,看著他道:“南書房就不用了,你給國師送去吧,他晚上愛看書,這個光柔和些。”

南夏恭敬地聽著,內心毫無波瀾,每次宮外進貢什麽稀奇玩意兒,陛下總是特特給國師留一份。陛下自己雖然簡樸,但國師的吃穿用度一應是最好的,有時候甚至超出陛下自己。

而且國師上朝的時候,無論和哪位臣工對著幹,陛下雖然表面上不說,但明裏暗裏都會給那人找點不愉快,示意朝野上下大家明面上基本上不敢和國師對著幹。

但也因著陛下的寵愛,國師也受到了許多非議。

前段日子太史令修史,將國師放在了史書中的佞幸一行中,陛下聽聞之後龍顏大怒,當場怒斥於他,勒令他馬上修改。但這太史令也是個硬骨頭,雖然年過半百,看上去一副瘦骨嶙峋的窮酸樣,但他敢公然在朝堂上指著鼻子罵陛下,說陛下寵信佞臣,是昏君。

陛下雷霆震怒,命人將他拖出去砍了,最後還是國師以德報怨,在其中周旋,陛下才饒了他一命。

聽說下朝之後,太史令指著國師的鼻子罵道:“你等佞臣不要妄圖用這等小恩小惠賄賂我,只要這梁史還是老夫來修,老夫就堅持將你放在這佞幸裏!勢要讓你背上千古罵名!”

那國師抱臂笑眯眯看著這小老頭大義凜然懲奸除惡的跳腳模樣,道:“那王大人可得保重身子,向您這樣一天到晚怒發沖冠的性子,可能這梁史就要修不完了?”說完還頗為可惜的嘖嘖兩聲,然後一甩袖子便走了。

那太史令一記重拳打在軟棉花上,根本沒有發揮出威力,非常氣憤,胡子都氣的翹起來,指著許霽川的背影繼續罵。

當時,下朝還不多一回兒,周圍的大臣都未散去,發現兩人的爭吵,紛紛側目,看著國師瀟灑離去的背影,覺得這太史令有些過了。

朝臣大都是經歷了兩朝洗禮的老狐狸,有的事情看的真真的,陛下雖然對國師是有些過分寵溺,但這未嘗不是一種捧殺呢?

這國師許霽川原是累世公卿鎮南候家的小公子,十二歲就被當時的國師宗玉先生評為王佐之才,在東宮伴讀期間隨太子殿下平定汝南叛亂,後來在江都韜晦三年,之後跟隨太子殿下南征百戰,平西蜀定南唐統一中原,又隨今上平定叛亂助其登上皇位,可以說陛下的江山有一半是國師打下來的。

可陛下登基以後,並沒有將他封王拜相,只是封了一個國師的虛銜給他,為了表示對國師的禮遇,在皇宮裏為他修建了一座宮殿,宮殿雖然富麗堂皇,但又何嘗不是一個華美的牢籠呢?

想那許霽川,光風霽月般的人兒,所建立的功勛無愧王佐之才的美譽,可是他並沒有得到他應該得到的尊重,如今卻反而還要被這窮酸腐儒口誅筆伐,想想都替他窩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