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寡婦村花

要說朝廷征討西蜀哪裏的百姓最高興, 那自然是漢州的百姓了。

太子殿下西征以來就將漢州作為後方補給之地, 前線攻城略占據的財物悉數都運送到漢州, 為漢州的壯勞力增加了許多勞工機會。

不僅如此, 後方物資的補給運送不斷轉換,漢州每日人來人往非常熱鬧, 街巷酒店做買賣的人都賺得盆滿缽滿, 就連行將倒閉的青樓都人來人往絡繹不絕。

這漢州一個窮地方,整個地方也兩三家青樓, 翠喜樓那年過四十的老鴇看到人來人往座無虛席的花廳笑的滿臉的褶子都出來了,整張臉看上去溝壑縱橫, 看上去讓人聯想到薄皮大餡十八個褶的狗不理包子。無外乎翠喜樓的生意相較其他兩家略好那麽一籌,老鴇這張臉看久了再看其他姑娘, 怎麽著都是美的。

漢州不僅是軍用補給的後方,更是南廂軍的征兵點。太子殿下短時間內恩威並濟連下兩城,不僅震懾了西蜀, 威懾鄰國, 大梁的少年們也均視其為偶像,爭先恐後地追隨於他。正逢亂世後期, 人人厭戰,每逢征兵青年人幾乎能逃就逃,可在大梁,征兵點那是有源源不斷地人慕名前來。

本來太子殿下下達的征兵任務只有三萬余人, 命令主管征兵點的校尉在一月之內征集完畢。一月召集三萬人, 在如今並不是容易之事, 太子殿下走之前還下了命令必須是自願參軍,不許威脅利誘,更不許用抓壯丁的方式補充兵源,一經發現,嚴肅查處。因此負責征兵的校尉非常頭疼,只好先命人將告示分發各處,卻沒想到,等征兵的告示已經發出,七日之內,已經超過了原定的三萬計劃,第七日酉時之時,校尉下令清點名冊,不再招收兵勇。

正在征兵點奮力清點名冊之時,有一個頭戴鬥笠的人來到征兵處,道:“我要應征。”

征兵點眾人擡起頭,夕陽的逆光中看不清此人的容貌,他穿著粗布衣服,仔細看,好像是廟裏的僧衣。太子殿下魅力如此之大,竟然連和尚都要來征兵了嗎!?

校尉定睛一看,這人原來是有頭發的,只是全部束起來隱藏在鬥笠下面。頭發這麽長,就算仰慕太子殿下臨時還俗,應該也長不了這麽快,他不是僧人。

此人渾身穿著寒酸,人家征兵還意思意思拿個兵器,刀或者劍皆有,最不濟也要拿個鋤頭菜刀之類的,以示自己保家衛國的決心,可此人倒好,說完話就渾身好像沒骨頭似得靠在征兵點帳篷的柱子上,還抱著自己的臂,居高臨下地看著他們。當兵就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眼神堅定,如此憊懶,目中無人,怎能適應軍中生活?校尉心裏頗為不喜。

不得不說,校尉這是冤枉鬥笠君了,此人身長八尺,本來就高挑,校尉是漢州本地人,漢州人普遍比較矮小,校尉足足比此人低了一個頭,因此鬥笠君看校尉他們只能是低頭往下瞧,卻沒想到因此讓校尉生了嫌隙。

校尉心中不滿,兼之兵勇已經招滿了,於是沒好氣道:“人滿了,不招了。”

鬥笠君什麽也沒說,站直身子,眾人皆以為他要離開了,卻沒想到他突然出手,一掌擊中帳篷柱子,頃刻之間,帳篷便塌了。

這鬥笠君反應奇快,三步兩步躍到了帳篷外面,可征兵點的其他人就沒有這麽好運了,紛紛被埋在帳篷底下。

鬥笠君:“……”

校尉好不容易從帳篷裏爬了出來,又連拉帶拽將自家兄弟從倒塌的帳篷底下拉出來。

他皺著眉看了看鬥笠君,道:“你叫什麽名字?”

鬥笠君有些愣了,剛要說出“許霽川”三個字,轉念一想,雖然可能性很小,但若是太子殿下百忙中查看了新招收的兵勇的名字,那他不就被發現了?

於是他對校尉笑道:“我叫趙宴。”

“好,趙宴,你被錄取了。今天晚上修好帳篷就去軍營裏報道吧。”說完將名冊從倒塌的帳篷底下扒拉出來,帶著自己的兵走了。

許霽川徹底傻眼了,這展示身手還帶善後的啊!看著校尉一行人快步離開的背影,他嘆了口氣,認命地收拾自己的爛攤子去了。

********

這新兵不是征收了直接送到戰場上去就行了,連基本的打仗號令都聽不懂,那不只要自己送死,還要拖累其他軍友,因此這批新兵招收之後,便要在漢州的軍營操練半月才能送往前線。

這半個月裏許霽川已經完全適應了新兵營的生活,他這人飛揚跳脫,這種性格很容易交到朋友。在新兵營還不到兩天,他已經和同一隊的士兵打成一片了。

這不到半個月的時間裏,太子殿下又連下西蜀四城,直逼西蜀都城益州,南廂軍所向披靡,戰無不勝,使敵國膽寒,西蜀各城守備聞風喪膽。

整個新兵營裏都是太子殿下的傳說,這些新兵半夜裏聊天,太子殿下的出場次數竟然比姑娘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