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機關算盡

登龍鼓是大周周武帝所創立, 創立之初是為了一些被貪官酷吏逼地走投無路地百姓設立的, 但是這登龍鼓一經設立, 可是造福江都百姓了, 什麽雞毛蒜皮的事情都要敲一敲登龍鼓,這讓真正有奇冤的百姓根本沒辦法通過登龍鼓伸冤, 當時的皇帝陛下被這些小事搞的煩不勝煩, 後來就下令,敲登龍鼓的人先要受一百梃杖, 若是所告不屬實,則要以欺君之罪腰斬於市。

一百梃杖若是打的重了便去見了閻王, 就算僥幸不死也只剩下半條命了,如何能告禦狀?此條法令一出, 登龍鼓前門可羅雀,整個大周朝敲過登龍鼓的冤案不到五個,其中有四個人死在了梃杖下, 但是他們所受的冤屈全部上達天聽, 無一不是震驚朝野的大冤案。

自本朝立朝以來,登龍鼓還從未被敲響過, 如今在這個平靜尋常的黃昏被人敲響了,不僅驚飛了登龍鼓上停著的鳥雀,也震動了整個江都。

《江都小報》雖然從不涉朝事,但也從江都奇聞的角度切入側面報道了這個敲響登龍鼓的人。

此人臉色蠟黃, 嘴唇小而厚, 吊梢眼和鼻子擠在一起, 白白浪費了那碩大的臉部面積,額頭凸起似可跑馬,穿著一襲臟兮兮的白衣服,一身走投無路的窮酸氣。

他敲完鼓之後就被登龍鼓衙裏的衙內拖進去梃杖了,這人臉雖然對不起江都看官們的期待,但卻也是個硬氣好漢,那梃杖打在身上,竟是一聲未吭。

《江都小報》的編輯挑燈夜戰以寫實的手法編寫出來的這則市井新聞受到了江都人的熱捧,街頭巷尾,茶館青樓都在傳說這個敲響了登龍鼓的人。

大家都在等《江都小報》的後續報道,但是一連兩三天,《江都小報》都像是啞火了一樣,再沒發出只字片語。

皇城根腳下的這些小民見此豈會不知是何原因,估計就是此人要告的人是個舉足輕重的權貴,這才將江都小報封了口。

但是市井自有市井的手段,很快有一人打聽到了事實,原來此人要告的是新進東葶縣縣令王子蘭受賄買官之罪。

好事者面面相覷,這……王子蘭是何許人也?

江都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太子殿下已經出來一個月了,他帶著許霽川和夏石、秋楓二人來到了江都附近的雁南縣,這雁南縣是江都的幾個郊縣之一。

太子殿下是從漢源縣過來的,漢源、雁南、東葶、北魁四個縣城是江都京郊四縣。除了雁南縣,太子殿下其余四縣都去過了。如今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太子殿下打算來這些地方看看這些地方的米價如何,朝廷去年攻打西蜀征稅教重,今年也沒有余糧放出來穩定糧食的市價,朝廷怕有商人借此機會擡高米價,造成民間不穩。

因此太子殿下想要在這幾個地方明察暗訪,看看有沒有不法投機商人哄擡糧價,或者是官商勾結盤剝百姓的事情存在。

雁南縣有個米行叫做盛來米行,太子殿下說他接到密報這盛來米行的人打著買米的幌子暗中做著鹽運生意,為了查清楚事實,太子殿下在雁南縣城門口就將一行四人分成了兩隊,他和許霽川一隊,夏石和秋楓一隊,他和許霽川去和雁南縣“布袋”的人接頭,夏石和秋楓去監視這個盛來米行的一舉一動,他們四人明天一早在盛來門口的茶館碰面。

安排好之後,兩隊人馬就分手了,臨近傍晚,太子殿下和許霽川先去找一家叫做友來當鋪的商鋪,這便是雁南縣“布袋”堂所在地。

多方打聽才發現這友來當鋪竟然是這縣城中最大的一家當鋪,就在這裏的主街上。

太子殿下和許霽川很容易就找到了,不是他倆的認路能力好,實在是這友來當鋪就在雁南縣最大的客棧旁邊,而這當鋪的招牌十分囂張,竟然比這客棧的招牌還要大還要閃。

進去一看,這裝修也十分漂亮,許霽川總算知道這該死的小奇將他辛辛苦苦賺來的錢都敗到什麽地方去了!

這客棧裏門可羅雀,櫃台裏面的朝奉正在對賬,算盤敲得啪啪響。

太子殿下問道:“這可是趙五爺的當鋪?”

那朝奉頭也不擡,懶洋洋地道:“是啊,你是要當金銀古董還是綢緞衣物。”

太子殿下道:“我這袋子裏的東西你看看能不能當?”說著,他將一個黑色的布袋從櫃台裏扔進去。

那朝奉沒有打開看裏面有什麽,單單看到那個袋子,就已經震驚的擡起頭來,拱拱手,鄭重道:“原來是位貴客,這位爺,您要當的東西太貴重了,請您在花廳稍後,小的去叫掌櫃出來。”

太子殿下和許霽川剛走到花廳裏,就有當鋪的小朝奉出來奉茶,兩人剛坐下,那當鋪的掌櫃就出來了。

太子殿下還有急事,沒等他問話,就道:“不用多禮,趙總堂命我來拿他要的東西,你現在拿給我我就走。”太子殿下並未讓小奇告訴這些人他的真實身份,以免走漏風聲,造成不必要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