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請君入甕

也許太子殿下的衰運連老天爺也動了惻隱之心, 這一路攻打南唐, 除了在江面上受到了一些不成氣候的小阻攔之外, 不過半日光景,他們就順利登岸了。

登岸之後, 南廂軍一鼓作氣直逼建康, 傍晚的時候,遙遙可以望見建康城巍峨的城門。

這日的建康,微雨,有濕冷的風拂過韓熙的發絲。他立在城頭上看著遠處黑雲壓境般徐徐而來的大梁南廂軍。遠遠看去,梁軍軍容整肅,遠遠望過去就讓人心裏產生畏懼。

韓熙知道,今日就是南唐的最後一日了,太始五年, 五月十八, 此日之後, 再無南唐。

旁邊的副將眼看大軍壓境,有些不安地問道:“將軍, 梁軍將至,我們要如何應對。”

韓熙恍若未聞出神地注視著遠處梁軍以肉眼可見地速度接近建康, 副將遲遲未等到他的指示, 正在猶豫要不要問他一遍的時候。

韓熙溫和道:“開城門。”

副將覷了一眼他, 想從他的臉上看出這短短三個字背後的意思, 但是主將的臉上一片肅穆, 什麽也看不出來。

他只能揣測道:“將軍, 開城門在城外迎敵嗎?”

韓熙轉過頭來看了他一眼,道:“開城門,你去將所有軍隊集合在校場裏,清點人數,等待我的下一個命令。”

副將對他的命令十分不解,不應該要清點好軍隊之後再開城門嗎?為何要先開城門,難不成將軍想效仿諸葛孔明的空城計,但南唐那位太子藝高人膽大,不像是會被嚇破膽的司馬仲達。

韓熙見他久久未動,冷笑一聲,道:“如今建康還未破,我便已經號令不動你了嗎?”

副將見他生氣,趕忙道:“屬下不敢,屬下這就去辦!”

韓熙立在城頭,看著建康的城門緩緩打開,他面容肅穆,不知在想些什麽。

梁軍眼看建康城城門打開,一時有些摸不著頭腦。

李啟超問太子殿下道:“殿下,這南唐是什麽意思?自暴自棄了?”

太子殿下還未語,心直口快的王顯就道:“老李,沒文化你就多讀書,這城門大開,主帥立於城頭,很明顯南唐想給我們唱一出空城計,連這都不懂!太子殿下,你說是不是?!”王顯一臉求表揚的表情,放在那張五大三粗的臉上莫名有種反差萌。

太子殿下笑道:“呦呵,幾日不見,我們王將軍變成一個文化人啦!空城計,有意思……”

趙景湛仰頭看了一眼立於城頭的韓熙,遠遠地看不清韓熙臉上地表情,只見他一身甲胄,立在微雨的城頭,仿佛……仿佛是一座哀悼南唐的墓碑。

還未待王顯得意洋洋,趙景湛馬鞭直指建康城大開的城門,道:“進城。”

王顯的笑容僵在臉上,太子殿下已經一馬當先沖出去了,許霽川緊隨其後,王顯楞了,太子殿下既然知道這是空城計,怎麽還熊瞎子似的往裏沖?

旁邊的李啟超拍拍王顯的肩膀,一副同情傻子的表情。

王顯:“……”

梁軍的左右翼都駐紮在建康城外,主力隨太子趙景湛進城了。

韓熙已經在城下等著趙景湛了,趙景湛騎著馬停在他跟前,他仰起臉看著趙景湛,道:“太子殿下,恭候多時了。”

趙景湛下馬對他拱了拱手,以示禮遇,他真心實意道:“孤替建康城立的百姓在此謝過韓將軍了。”

韓熙笑道:“殿下怎知我今日大開城門不是請君入甕之意呢?”

太子殿下大笑,道:“連我軍奮威將軍都能想出來的計謀,韓大人再黔驢技窮,也不至於如此吧。何況我軍兩倍於你北府兵,就算請君入甕,最後鹿死誰手還未可知呢?何況,韓大人危難之時掛帥,必然對南唐和南唐百姓感情深厚,孤聽聞北府兵作戰時,都會提前將城中百姓撤離,護送其往安全之所,大人如此愛民心切,又怎會將戰場選在城內呢?”

韓熙苦笑道:“想不到這天下最懂我心之人竟是大梁太子殿下,這真是老天對南唐的絕妙諷刺。”他從掛帥之始,就知道此戰南唐必輸,因此想著既然國將不國,只希望能拖延時間,將百姓安全撤離,使得百姓受戰爭之殤越輕越好,這個方針不說南唐朝廷經常指責他辦事不利,就連百姓也不理解他,民間輿論指責他說正是因為他督戰不利,所以南唐才會陷落,他們才會顛沛流離。

忠君愛民,可是君又何嘗理解他,百姓又何嘗愛戴他?韓熙內心千愁萬緒化為一聲嘆息,道:“還望太子殿下善待南唐百姓和軍士。”韓熙對太子殿下跪下一拜。

太子殿下親自將他扶起來,道:“韓大人,孤在此承諾你,只要北府兵不抵抗,百姓不作亂,孤必不傷他們毫發。”

韓熙道:“如此,太子殿下請移步校場,北府兵如今盡數集結於校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