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鱗甲(第2/3頁)

當他以秘法將第一塊石頭與自己聯系起來時,應無愁聽到一聲婉轉的鶯啼。

是久違的聽覺。

且與普通人不同,他的聽覺範圍不受常人聽力極限束縛,而是連接的石塊放置得越遠,他的聽覺範圍越廣;連接的石塊越多,他能聽到的內容也越多。

隨後應無愁又煉化了視覺,他將那塊代表著眼睛的石頭放置於百花叢中,施法把眼睛與石頭連在一起,一睜眼,便是百花怒放,五顏六色的,遍地是生命的絢爛色彩。

隨著法力增長,應無愁煉化的材料從普通巖石變為天材地寶,身體越來越好,可以看到聽到的範圍也越廣。

他只要選擇一塊最好的材料作為五感的載體,再連接其他物品,就可以不斷擴大感知範圍。只要這塊材料沒有毀掉,是不會影響到他的身體的。

後來應無愁經歷了不同科技世界,覺得自己這種情況可以比喻為主機和監控攝像頭。主機還在正常運轉,攝像頭毀掉一兩個,最多只是失去了對該地區的掌控,不會影響到主機。

應無愁全盛時期,他的耳目遍布修真界,天地萬物,皆在他掌控之間。

修真界大門派掌門和長老吵架時腳邊爬過一條紅鱗小蛇這種事情,應無愁都可以立刻知曉。

他隱約感覺到,自己這門心法修煉到極致,世間所有無生命的物體都會化為他身體的一部分,山川、河流、清風、浮雲……無一是他,無一不是他。

與當年盤古大神化身天地萬物剛好相反,道生萬物,而他則是萬物歸於道。

遊方道人見應無愁修煉有成,足見鱗甲上的心法確為神人法門,便也修煉起來。

他早就修煉了正統的修煉心法,煉體心法與遊方道人所學相悖,沒練多久,他便因體內真氣錯亂散功而亡。

遊方道人對應無愁不算好,不過是收個試驗心法的弟子。但他對應無愁也不算壞,總歸是機緣巧合之下救了應無愁的命。

應無愁安葬了遊方道人,將那與世不容的七塊鱗甲作為自己煉體根基,分別將視、聽、聞、觸、味、體、靈七種感覺與鱗甲連接在一起。

那鱗甲不知是什麽上古靈獸的鱗片,堅硬無比,即便是大乘期修者也無法摧毀。

有它們在,應無愁的身體無堅不摧,功力更是高深莫測。

臨終前,應無愁斷去七塊鱗甲與身體的關聯,將它們藏在不同的地方,等待有緣人發現。

若是沒有有緣人,這鱗甲內的真元會慢慢化為靈氣,歸還天地。

數千年後,這七個藏匿鱗甲的地方,也會變成靈脈聚集之地,成為繁茂的城鎮或者靈山大川。

而應無愁失去七塊鱗甲,實力不到原本的十分之一。

那時他覺得,都是要死的人了,留著這些力量也沒什麽用處。

此刻耗費許久才來到不過百裏的小鎮,應無愁便覺得有些不適。

既然又活了,還是把鱗甲一一找回比較好。

好在這座小鎮附近,就有一塊鱗甲。

應無愁與鱗甲已經斷絕聯系,沒辦法靠感覺確定鱗甲的具體位置,只能憑著當年藏寶的記憶尋找。

時隔多年,也不知鱗甲還在不在這裏。

想要打探什麽消息,自然是到酒館茶館一類的地方查探。

應無愁自然地走進一家酒館,點了一壺酒,一碟花生米,坐在位子上慢條斯理地品酒,看似平淡無波,其實在偷偷聽酒館內其他人的對話。

應無愁雖然修煉了上乘心法,可這心法並不會治療他的疾病,只是不斷吸收外物為己用罷了。

他原本因病毀掉的視覺聽覺並沒有恢復,若是散去功法,眼睛和耳朵都是無用的。好在修真功法停止他的惡化狀況,除視聽兩種感覺外,其余感覺完好無損。

與鱗甲斷掉聯系後,應無愁煉化了一小塊紅色的寶石,將它做成耳飾釘在左耳垂上,靠著這塊寶石聽聲音。

寶石靈氣充足,是煉制法寶的好材料,收聽範圍比正常人耳要廣,只是位置比較偏,致使應無愁聽聲音時都要微微偏頭。

至於眼睛,則是將萬年靈木的樹脂煉化成一對軟軟薄薄的凝膠,將其貼服於眼瞳之上,代替眼睛看這世間萬物。

應無愁經歷的幾個世界中也有人佩戴這種東西,喚作隱形眼鏡,可以增強視力,也有改變瞳孔顏色的功效。

當然,凡俗世界的隱形眼鏡可比不上應無愁這對凝膠神奇,能讓一個失明的人重見光明。

應無愁的眸子本是深黑無神的,戴上這對凝膠,眼瞳變為琥珀色,望著人時,有種幽邃神秘的感覺。

他輕輕品了一口小鎮劣質黃酒,夾一粒炸得偏焦、味道微苦的花生米,側耳傾聽酒館內的人說話。

“竟然有人只穿裏衣便出門了,衣襟都沒有完全合攏,有傷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