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種田農女世子妃尾聲(第2/3頁)

但她也不完全是面團子的性格,心結一打開,眉目間舒朗大氣,還能興致勃勃地與洛喬大談起潯州的風土人情。

樂平公主在京這段時日,只同洛喬還有周王妃來往。

樂平還同洛喬說,經過她這一事,不少宗室女在夫家都過得更好些了。

以往連貴為帝姬,本朝有律駙馬不得納妾的樂平尚且要受這樣的氣,何況其他宗室女,納妾養庶子尋花問柳這些都少不了。

現在前汝陽王府成了擺在她們夫家眼前的例子,縱然誰都知道汝陽王府是因為謀逆而覆滅的,但王妃薛氏和陸承芳可是因為苛待皇家郡主,而被處以斬首之刑的。

有這樣的前車之鑒,哪怕平日行事再荒唐,感情冷淡的,都對出身宗室的兒媳婦/妻子多了些尊重,哪怕只是面子上的,也好了很多。

所以洛喬在宗室內人緣其實是不錯的,除開那位被貶為郡君的前晉安長公主之外,不過她再怨恨洛喬也做不了什麽,天子不僅降了她的位份還命她靜修禮佛。

周王妃見樂平因與姜寧結交來往,終於放下了過去的事,也為她感到歡喜。

不止如此,周王妃還提起了再嫁之事。

作為長輩,似乎總少不了拉媒保纖,她很樂意見到她所喜愛的小輩侄女獲得世俗眼中的圓滿,幸福一生。

然而無論是樂平還是洛喬,都婉言拒絕了。

前者早在當初降罪駙馬時,見了太多人的嘴臉。既不是她真心喜愛,又是貪慕她的公主權勢,甚至還會在背後鄙夷輕視她不能生育,這種人不比前駙馬好到哪去。

樂平不能生育一事,經過許多禦醫看過,最後斷定是極有可能。許是先帝於奪嫡爭鬥中曾傷過身子,繼位後雖有後宮眾多妃嬪,但只有當今天子和樂平公主一雙兒女。

而且當今繼位也有數年了,後宮也沒什麽消息。再加上樂平公主這一事,京中不少權貴心中有所猜測,只是礙於天子威勢,不敢提起。

樂平還與洛喬吐槽過那位前駙馬,既然嫌棄她不能生育,有本事就上書與她和離,既要尚公主帶來的尊榮,又要享受天倫之樂,天底下哪來這樣的好事。

她乃皇家金枝玉葉,本就不需要過得那樣憋屈,被那些三從四德的規矩所約束。他們指責她的時候口口聲聲三從四德,七出之條,無所出乃是大忌,卻忘了什麽叫君臣之禮。

與洛喬來往越多,樂平也越發受其影響,以往的許多想法觀念都改變了許多。

就像洛喬所說的,真如朝野那些所謂道德君子要求的標準,將自己裝進那些條條框框,生生約束住自己的喜怒哀樂,當個世人眼中賢良淑德的公主,那才是傻呢。

縱然名聲再好,終比不上自己的快活。

何況她又不曾欺男霸女,行強權之事,何必那麽在意世人眼光。

而洛喬更不用說了,她所作所為都是為了讓自己生活更好,有更多的自由,又怎會再尋一個夫家來束縛自己,妨礙她自由自在的生活。

聽了她們的話,周王妃有些啞口無言,終究也沒有再勸什麽。

一來周王妃雖是長輩,卻還沒有資格做主她們的婚嫁之事。二來她們確實有這樣的傲氣,不必看人臉色受委屈,便是行事過分些,在府中納面首男寵,也不算什麽大不了的事。

她嫁進皇室當上周王妃這麽多年來,不敢有一絲差錯,地位尊貴,名聲賢德,但也忍不住羨慕起了兩個侄女的肆意自在。

*

與樂平公主的交好,不影響洛喬準備離開京城的行程,

得知洛喬會出京外遊,樂平還邀請她到潯州來玩。雖然心結已解,但樂平本身就是比較溫和淡泊的性子,潯州雖不比京城繁華,但卻也清靜安寧,少了許多是非紛爭,讓她喜歡也願意長居於那裏。

最後知曉洛喬要出京外遊的人是姜梧。

他又些驚訝,然後又陷入了糾結之中。

若放在過去,姜梧二話不說肯定是和阿姐在一起,無論去哪裏,他都會陪在阿姐身邊。

但現在經歷了這麽多事,洛喬又教導了他那麽多東西,他強烈地希望做出一番成就來,在京城這個名利場中往上爬好得到更多的權力和地位,來保護他們姐弟二人。

洛喬直接打斷了他的糾結,她的計劃裏沒有打算帶上姜梧,就像她並不需要他的保護一樣。

姜梧:“……”感覺自己有被傷害到。

雖然姐姐說的是對,但他還是想繼續努力一下,出於男子漢的自尊,證明自己並不是無用的。

然後洛喬將郡主府還有大部分人手都交給了他,只帶了少量的人,說是輕車便行省卻麻煩,但卻是給姜梧留下了一份豐厚的家底。再加上姜梧的聰慧資質,足以讓他獨自在京城撐起門戶來。

至於他想要做什麽,洛喬不會反對,任由他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