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第2/4頁)

李歸田雖然不盡信,不過也是在匆忙逃亡前,給韓臨風寫了一封信。

他並未領到聖旨,也不清楚此時朝廷時局變化,自然無法向掌控兵權的趙棟救助。要知道趙棟娶的可是王皇後的女兒,誰能清楚,他若回來是勤王救駕,還是要助紂為虐?

所以李歸田不能搬請趙棟救駕,請了便是越權逾矩。

可是他給韓臨風的信,乃私人交情。

李歸田雖也是大儒,可是為人哲學與在宮門前死去的孔老又有些不同。

就如他的名字一般,從農田裏出來的人,天生帶著一股務實的為人之道。在李歸田看來,陛下的幾個兒子都太不成器,從彥縣之災,到京城之亂,其實都是人禍!

聽到了關於韓臨風的傳言後,李大人一時想起了那個與他共度難關,在洪水絕境裏也一直樂觀坦然的那個英偉青年!

以至於再聽聞關於北地義軍擊退鐵弗人的捷報時,李歸田都是心有感慨——皇室韓家不是沒有帝王之相的人,只是那人離京城和王座都太遠。

這次京城劇變時,李大人也是鬼使神差,就是想給北方的那位小友寫信告知一下。

至於接下來如何,便如地裏播種,稻田插秧,收成好壞也要看一看天命。

李歸田決定一並交給老天,端看大魏的運氣造化,能不能恩賜一位心懷百姓的帝王了。

韓臨風收到了李大人的信後,便也匆匆趕回了王府,找尋到了北鎮王。北鎮王看過信後,也是臉色一變,父子二人迅速入了書房。

這幾日,京城裏動蕩的消息其實也陸續傳入了過來。不過那些傳聞都沒有李大人傳來的這麽詳實。

北鎮王再仔細看信後,便問兒子:“吾當如何?”

韓臨風道:“先祖將韓氏子孫封王分疆,駐守各處,就是為了在皇權生變的時候,本族子弟能力挽狂瀾,匡扶皇權。先祖冊封二十七同姓王,就是為了避免曹魏皇家當年孤立無援的禍事。如今既然朝中生變,按祖制,同姓王當入京勤王。我想各地的韓式藩王應該已經傾巢而動,紛紛趕往京城。我願護送父王即刻進京平亂!”

韓毅聞言,卻覺得兒子有些癡人說夢:“憑什麽?就憑你糧草營裏費心招攬的那些兵卒?我等原本就是被排擠的偏宗,這個動蕩世界,唯有明哲保身,何必去京城丟人?”

韓臨風卻穩穩道:“我糧草營裏的兵將不夠,可若加上鐵面軍萬人鐵騎呢?”

韓毅猛然看向了韓臨風。

他當然知道兒子在背後鼓搗些見不得人的東西,也知道兒子似乎跟那曹盛關系匪淺。

可韓臨風如此篤定要將鐵面軍引入京城,豈不是要引狼入室?他怎麽就肯定曹盛肯配合著他,匡扶韓家王室?

到了這個節骨眼,韓臨風也算是可以跟父親毫無顧忌地亮出家底了。

當他說出自己鐵面軍的主帥,傳聞中的那個鐵戰神時,韓毅也算是印證了心中的猜測,坐在書齋的椅子上,百感交集地看著兒子良久。

他總覺得自己這個兒子絕非池中之物,臨風小時,他也費心不拘謹兒子的性子,讓韓臨風可以隨心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不過韓毅這麽做並非臥薪嘗膽,而是夾雜了補償情愫——總是想將自己年少未完成的事情,讓愛子盡情做個遍而已。

可萬萬沒想到,這小子竟然背著自己不聲不響,差點捅破了天!

北地之人,有誰不知,鐵面軍已經基本收復了二十州的失地,如今在北地儼然已經原地封王封神!

昔日的曹盛裘振一類的散軍,完全沒法同今日的鐵面軍比擬!若能掌控這樣一支鐵血之師,走到哪裏都不怕!

想到這,北鎮王在書齋裏繞走了好幾圈,越走越是激動。

最後,他從書架的暗盒裏拿出了一只陳舊的錦盒,打開盒子,裏面躺著一枚田黃石雕刻的方正大印,印上盤踞著一條栩栩如生的龍,嘴裏銜環,異常精致。

“這是聖德先帝的印,雖然是私印,不過多用於宗親書信。我現在把它交給你了,能不能用它平定叛亂,重振我們這一族,就要看我們北鎮一支的造化了!”

當韓臨風伸手要接的時候,北鎮王卻一把緊握住了他的手:“我一並交給你的,還有我北鎮王府一家老小的性命!”

韓臨風穩穩回握住了父親的手:“請父王放心,此番進京,就是要與諸王展示我北鎮王府的實力,最後無論哪位皇子坐在龍椅上,都不會再小窺梁州。最起碼以後我的子嗣不必再入京為質,被人呼來喝去了!”

天子的位置不好坐,京城的局勢也不甚明朗。但是韓臨風知道該讓鐵面軍在京城的一眾權貴前亮一亮相了。

既然是武裝到了牙齒的猛獸,總得讓人知道,才能避免有人以後想不開來招惹梁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