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明爐烤乳豬三

白一諾和盛寒發微信, 告訴他每周小香豬的用量,並且客氣地表示了感謝。

他們二人通過網絡交流信息。

這種聊天方式相較於古代,真的是方便又快速多了。

白一諾看著聊天記錄,想到自己和他之間曾經也互贈禮物, 感覺自己和盛寒這種聯系方式雖然用的不是紙筆, 但是像極了筆友。

她父親是當朝大儒, 從小就教她四書五經, 琴棋書畫。在大魏朝, 儒生之間很喜歡以文會友, 以友鋪仁。父親有許多好友,經常鴻雁傳書, 邀請離得近的友人來家中烹茶煮茗,和離得遠的友人交流心得, 頗為自在。她和父親一樣,也有許多心意投合的朋友。

她經常派人給自己的閨中密友送去書信,然後配上自己做的糕點和熏香,維持友誼。

這其中最讓她記憶深刻的是一位自稱為“觀月”的小姐。她從來沒見過她,卻和她神交已久。

這位小姐是她在京城中的藏書閣認識的。

她那時學廚到了瓶頸,心中煩悶, 便用練書法來凝神靜氣。她之前練的是楷書,現在想學一種更加灑脫的字體,比如瘦金體。但是父親不練這種字體,也不喜歡這種字體,導致家裏藏書很多, 卻沒有這種字體的書籍。

白一諾於是去藏書閣尋找名家的書畫碑帖。她上下尋找一番之後, 卻沒找到滿意的, 正要走的時候, 余光看見藏書閣櫃台墻壁的書法,筆鋒銳利,風姿綽約,這幅字的落款是“觀月”。

她心下滿意,好奇地詢問藏書閣掌櫃這位先生是誰。

她為保險,用了“先生”這個稱謂。達者為先,稱別人先生有向別人學習的意思,不分男女,不分老少。

掌櫃聞言,驕傲地說:“這是我們東家寫的字,好看吧?”

“好看。您能否聯系得上這位先生,我想要向他請教問題。”

掌櫃見白一諾長相精致,氣度不凡,想來是大戶人家,所以不敢得罪。

掌櫃想了想,說:“這樣吧,你寫封信給我,我們東家來的不多,都是派人來的,我想辦法給你送過去。”

“多謝掌櫃。”

白一諾於是寫了一封信,委婉地說明來意:“觀月閣下:冒味唐突幹請,惟望幸許……草率書此,祈恕不恭。”

她不知道對方的真名,所以只能稱呼對方為觀月閣下,當然,她也沒有用真名。

過了一月余,她覺得時間差不多了,於是再次去書閣,掌櫃說信送是送過去了,但是對方沒回。正當她覺得這事懸了的時候,第二天,掌櫃給她一封信,說這就是東家派人送回來的。

白一諾將這封信打開,讀完這封信。

對方回的信息不多,言簡意賅地推薦給她一些瘦金體的名家碑帖,署名依舊是“觀月”。

對方寫的字卻不是瘦金體。她心裏了然,看來對方和她一樣,涉獵範圍廣。

這封信劄用的是波紋紙,是京中最名貴的一種紙,纖維多,不洇墨,迎光看時能顯示透亮線紋和圖案,專供王公貴族。

而且信劄飄來一股香甜的熏香味,白一諾聞出這是最近風靡京中貴女圈的寧神香,巧的是,這是她從湘西帶回來的。

這種熏香除了寧神靜氣之外,還可以美容養顏。白一諾從湘西回京之後,便將一些熏香寄給了好友,還有自己的表姐長公主。長公主用了這些熏香之後,發現自己的睡眠好了很多,喜不自勝,將這些熏香帶到賞花宴上,推薦給其他貴女。貴女們見到長公主都在用這種熏香,紛紛求購。白一諾靠著售賣熏香賺了不少錢。

但是這寧神香以桃花為基底,是甜香,和大魏朝男子的審美相左,所以只有女子用。

白一諾聞到波紋紙上的寧神香的時候,雖然沒見過對方的長相,但已經可以腦補出一個優雅端莊,胸有溝壑,驚才絕艷的千金大小姐。

白一諾寫了回信,依舊尊稱對方為閣下,並表達由衷的感謝,還問了一些關於瘦金體的問題,然後送了很多寧神香作為感謝。

她本以為這次回信會像上次一樣間隔很長,沒想到五天就來了。白一諾心想,這個禮物是送對了。

對方在信中解答了她提的問題,最後說,這些信紙是家人的,家人很喜歡她送來的寧神香。

她將自己練習的作品送過去之後,她會進行批注和指點,說的話一針見血,對白一諾很有幫助。

兩人一來二去,熟悉了起來,不僅聊書法詩文,還會交流奇聞異事。她和對方聊的越多,就越發現對方才華橫溢,博學多才,不禁產生惺惺相惜之感。

雖然她在了解觀月小姐之後,發現觀月小姐和她一開始腦補出來的優雅大小姐不一樣,但是也別有一番趣味。

觀月小姐不像平常的閨閣女子,反而意氣風發,恣意灑脫,和她這個久待江湖的貴女很聊得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