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比賽二

海市賽區的攝像師沒想到他們當時因為顏值而拍攝的白一諾最後居然成了大黑馬。在剪輯的時候, 他們因為當時的選擇享受到了便利,因為關於白一諾的素材實在是太多了,根本不用擔心沒有素材。

從她做菜開始到將菜端到評委席上,一直都有接近四個左右的攝像機圍著她, 她做菜的每個細節都被記錄下來。

等到白一諾關火, 將蟹黃面裝好之後, 領導們看著屏幕上的碗裏金黃色的蟹黃, 有些怔愣, 這蟹黃也太漂亮了, 看起來堆金積玉一樣。

評委們吃到這份蟹黃面的反應,也顯示這份蟹黃面的味道確實如同他們所想的那樣不一般。

這個時候, 有旁白的聲音:“蟹黃面是江南地區一道著名的菜。在大部分老海市人眼裏,炒蟹黃油是按照兩來算的, 有些不實惠,但是這份禿黃油蟹黃金紅,蟹膏玉白,口感細膩,蟹膏比蟹黃還嬌嫩,這種粉感是靈魂中的靈魂。你得帶上溫柔的情懷去炒禿黃油, 像是走鋼絲舞蹈一樣,才能得到如此上品的禿黃油。①”

領導們見到苛刻的評委在吃到這份蟹黃面之後紛紛展顏,最後居然給出了一百分的評價。

雖然他們吃不到,但是評價一道菜並不是全要靠味覺決定,這碗蟹黃面光是“色”就讓他們覺得這一百分有些實至名歸了。

他們看完白一諾的鏡頭之後, 有些意猶未盡。

“想吃蟹黃面了, 你們有什麽推薦的嗎?”

“老北街那邊有一家賣蟹黃面的, 不過光是賣相來說就沒有這份蟹黃面好。看來還是本地人比較會做本地的美食。”

這些領導因為蟹黃面被勾起了食欲, 開始聊起附近有什麽類似的好吃的。

台長比較矜持,臉上沒有什麽表情,雲淡風輕的模樣,繼續專注地看著節目,但是並沒有再說讓秘書關掉投影。

雖然後面出現的菜並沒有白一諾做的驚艷,但也有很多亮點。而且這個節目的剪輯和導演很有意思,經常拍攝底下的廚師們在聽到高分驚慌失措的表情,手忙腳亂的動作,將廚師比賽的氣氛起得很高,是十分精髓的氣氛組。

領導們光是看著屏幕,就能體會到一種刀光劍影的競爭氣息。

雖然是一群素人,但是卻並沒有讓他們失去了解的欲望。而且這個節目還是一個美食節目,充斥著來自天南海北的各種美食,讓人目不暇接,眼花繚亂。旁白在這時就起到作用了,他字正腔圓,感情拿捏得很準,引經據典,談笑風生,將美食與當地人文聯系在一起,讓觀眾不僅能在觀賞美食的時候還能了解到這些菜背後所蘊含的傳統文化。

領導們看著看著,渾然不覺時間流逝,過了好一會兒,到節目播完的時候工作人員名單顯現出來,才發現自己居然將一個半小時的節目完全看完了。

這些領導大多都是具有豐富經驗的影視工作者,審美十分挑剔,能讓他們完完全全的看下來的節目很少,這算是為數不多的幾個之一。

一個領導好奇地問旁邊的人:“這個節目做的不錯啊,雖然是平淡的美食節目,但是一點也不平淡,高潮的時候氣氛拍的特別好,過渡的時候又銜接自然,旁白的台詞十分貼切。這個導演是誰,我怎麽從來沒有聽過他?”

蘇領導說:“是小齊,是從體育頻道轉過來的,原本是拍乒乓球比賽的。”

其他領導們:“……”

問話的領導恍然,怪不得了,拍個比賽拍得這麽內行,像是在兔子面前吊著一根胡蘿蔔,把他們的胃口全部吊起來。

蘇領導沒有全給小齊邀功的意思,於是又說:“這個節目的幕後人員和至味紀錄片相似,雖然不是原班人馬,但有很大的重合。”

其他領導恍然:“原來如此,這可真是學明白了。”怪不得他們覺得這個旁白有些似曾相識。至味紀錄片精良就精良在節奏好,文化底蘊足,旁白更是點睛之筆。

至味紀錄片幕後人員十分擅長融入文化元素,而導演小齊又很會拍比賽,綜合在一起,尋味之夜應運而生。

劉領導見到蘇領導和他們交流甚歡,背地裏咬緊牙關,他也看完了全程,內心不得不承認尋味之夜確實做得不錯,但他不想這麽認輸。

因為有這麽多人在,劉領導當然不會把臉皮撕破,於是笑呵呵地說:“台長,你決定好選哪一部了嗎?”

台長沉默不語,但是拿起了尋味之夜的節目資料,盯著上面的信息看。其他領導見到台長的模樣,面面相覷,已經猜到台長的意思。

劉領導見狀,覺得特別不滿。他這段時間和台長關系不錯,便還想爭一爭,於是說:“台長,我覺得這個尋味之夜做得還行倒是還行,但是總體而言沒有那個理想的生活好啊。理想的生活請來了那麽多大牌明星,一定會有很好的成績的,不放在周五晚上的黃金档實在是明珠暗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