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帝後交換身體後32(第2/3頁)

她大笑出聲:“你是一條徹頭徹尾的可憐蟲!”

皇帝臉上好容易將養出來的些微血色慢慢褪去,他用力的搖頭:“不,我不是!”

羋秋霍然起身,居高臨下,大聲的PUA他:“你就是!是你瞎了眼,愛上那樣的女人!是你不分輕重,養大了後宮女人的野心!是你不辨忠奸,錯將賢臣當小人!也是你自作聰明,害死了自己的生身母親!”

皇帝痛苦的抱住頭,幾近崩潰:“不是這樣的,不是這樣的……”

窗外忽的傳來一聲震響,緊接著便是雷鳴。

下雨了。

……

昨晚下了一夜的雨,直到第二日清晨,方才將將停住。

羋秋伸開手臂,叫近侍們侍奉著更衣,心裏邊盤算著今日上朝該發作那些人才好。

賢妃的親朋故舊,這回一並料理掉吧,至於承恩公府,暫時將他們穩住,等太後涼了之後再一鍋端。

至於他們留下的空缺……

笑死。

長安最不缺的就是待官的士子,想找幾個人補上去,那還不容易嗎,他們又不是什麽經天緯地的奇才,說替換就替換掉了。

這個偌大的國度已經維持了近兩百年,諸多弊端開始顯露,行政冗雜,人浮於事,軍費頗巨,戰力衰減,天下升平伴隨著勛貴士大夫集體的迅速膨脹,而這也必然造成土地兼並等一系列社會問題,進一步擠壓尋常百姓的生存空間。

“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

羋秋不禁自語:“朕的商鞅又在何處?”

改革這種事情,要有魄力,還要有韌勁,要動既得利益者的蛋糕,就得有不懼外敵的鐵腕,還要保證繼任者與自己政見相投,否則變法就是變了個寂寞。

再有一點就是,羋秋絕不會擼起袖子自己沖鋒陷陣,必須要有如商鞅一般的鐵頭領袖。

成功了君臣相得,史書佳話,失敗了……

朕都是被奸人所惑,斬奸佞以謝天下嗚嗚嗚嗚!

裝傻充愣而已,誰不會啊。

至於人選嘛,徐太傅仿佛還不錯?

羋秋心裏邊兒這麽盤算著,舉步上朝去把因賢妃起仕的那一撮兒人給削了,因著從前接連幾個大動作,朝中竟也無人質疑——太後的娘家都吃過當今的排頭,你賢妃的娘家算個毛啊!

交換身體幾個月,羋秋打著報仇的幌子,把朝堂上的外戚勢力剔除掉大半,再打眼瞧一下,可不就清爽多了。

至於再進一步的動作,就得等料理掉太後之後了。

……

結束了朝堂上的事務,羋秋神清氣爽的回了禦書房,奏疏批閱到一半兒,吉春放輕腳步近前來回稟:“陛下,尚舍局的楊奉禦來了,說是您前遭問過的事兒,已經有了幾分眉目。”

奉禦奉禦,簡而言之,便是侍奉禦駕的人。

也別覺得這就是個尋常太監,須知奉禦乃是六局之一尚舍局的統領,正五品的官銜,天子家臣,真正心腹。

冬至是大日子,白日裏宮中宴請百官與外命婦,晚上還有煙花焰火的表演,這事兒歸尚舍局管,這也是他們的差使中難得能在天子及一幹後妃面前露臉的一項,楊奉禦更得鉚足了勁兒將事情辦得漂亮。

能在宮裏侍奉的人個個眼明心亮,能夠做到一局統領的人,又有幾個簡單的,楊奉禦眼見著陛下近來發作了不少內侍,心裏邊難免不安,對於冬至日的煙花焰火等事項,就更加不敢疏忽大意了。

哪知道冬至日還沒來呢,陛下就先一步遣人前去宣他。

楊奉禦唯恐大禍臨頭,頂著一腦門子冷汗過去磕頭,不曾想陛下卻問起尚舍局制作煙花和焰火的過程,末了,又問起火藥的來源和威力來。

楊奉禦不敢隱瞞,一五一十的講了,而陛下沉吟幾瞬之後,便交付給他一項差使——宮中做這些東西,往往用來取樂,只求絢麗,不求威力,反倒是民間商社財團開山挖礦,在這方面走得更遠,叫他出面去訪查勘探,看有那些人家在這方面頗有心得,一一登記在冊,呈遞上來。

楊奉禦是六局出身,六局則隸屬於殿中省。

而殿中省是做什麽的?

照顧天子衣食起居的,正經的天子家奴,主子的差事吩咐下來,奴婢哪有不盡心竭力的道理?

楊奉禦受令之後,著實盡了一百二十分的心思,帶著幾個心腹,又額外借用了禁軍中一批人手出宮辦事。

宰相門前七品官,這還是無官無爵的家仆,更別說楊奉禦本身就有正五品的官位,又是確確實實能在天子面前說得上話的。

不過半個月,楊奉禦就將事情漂漂亮亮的完成了。

羋秋接過他遞上的文書細閱一遍,微微頷首。

在這個世界,火藥還沒有正式投入到戰爭中,多半只在煙花爆竹上發揮作用,至於真正開山碎石那樣的懾人威力,更多還是出現在私人開鑿的礦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