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帝後交換身體後35(第2/2頁)

承恩公府?

人家憑什麽不選淑妃這個嫡親女兒,卻要信你這個敵對的皇後?

宗室?

普天之下,他們怕是最盼著皇帝趕緊咽氣的人了,跟他們聯手,這是與虎謀皮!

只能選杜家!

那是皇後的外家,是忠心耿耿的臣子,不相信他們,他還能信誰?

在起復杜太尉的奏疏上蓋上大印時,皇帝心頭不由自主的生出一股滑稽的感慨來。

當日杜太尉自請致仕,離開那些容易惹人非議的職務,他面上欣然應允,暗地裏卻疑慮不已,不成想到了今日,竟是自己再度將他起復,迫不及待的希望他出山來穩定朝局。

皇帝中毒昏迷,太後臥病在床,作為天子之妻的皇後理所應當的掌控了皇宮,莊靜郡主作為皇後的母親,理所應當的暫代她執掌六宮,而皇帝則親自前往禦書房坐鎮。

太後畢竟是太後,前去傳召淑妃的人沒有硬來,假稱有詔將人誘出,緊接著就送了白綾過去。

淑妃當然不肯就死:“我要見表哥!他若是親口說要賜死我,我絕無二話!”

羋秋這時候當然去不了,皇帝深厭於她,更加不會前去,只是淑妃畢竟是四妃之一、天子表妹,行刑的人唯恐日後擔責,到底前去回稟,卻只得了皇帝冷冰冰的一句“殺!”。

太後咳嗽著醒來,遍尋四遭,卻不見淑妃,難免垂問,左右只道是聖駕傳召,她也不曾起疑,喝過藥又一次昏昏欲睡時,卻有內侍屁滾尿流的跑進殿來,張皇大喊道:“太後娘娘,不好了!”

太後眉心那道溝壑皺的更深:“天塌下來了嗎?壓得你連規矩都忘了?!”

那內侍眼淚鼻涕哭得流了一臉:“陛下遇刺,中毒昏迷了!皇後娘娘說此事是淑妃娘娘所為,假傳聖旨將娘娘哄了去,已經賜了白綾,淑妃娘娘她,她已經去了!”

皇帝中毒昏迷了!

淑妃被賜死了!

這都是她的心頭肉啊!

接連兩個噩耗襲來,幾乎要將太後僅剩的生氣震散,她直著脖子長長的“啊”了一聲,忽覺喉頭一甜,猛地吐出一口血來!

周遭人都嚇壞了,趕緊圍上前來:“太後娘娘!”

太後好像是瞬間垂垂老去,滿面死氣,眼珠無神的在眼眶裏滾了幾滾,終於堅定起來。

“慈姑,”她聲音虛弱,目光卻有力度,喚了心腹前來,問她:“太醫呢?”

慈姑抹著眼淚說:“一直都在偏殿守著呢,太後娘娘,您千萬千萬別心急,還沒到山窮水盡的時候呢!”

太後卻不接這一茬,幹瘦的手掌像是鐵鉗一樣,猛地抓住了她:“去叫他們煎藥,要猛藥,能提住神就行,你們不說,寶瑛也不說,可哀家知道,自己是時日無多了,無謂再虛耗著,能最後護皇帝一回,哀家就心滿意足了!”

慈姑明白了她的意思,含淚應聲,走了出去。

太醫煎了一副虎狼之藥送來,太後眼都不眨的喝了下去,覺得身上有了幾分氣力,這才撐著坐起身來,吩咐人取了筆墨來,匆匆書就一封勤王懿旨,遞到慈姑手上。

“你跟了哀家一輩子,臨了了,竟也不能壽終正寢,是哀家對你不住!”

慈姑哭著搖頭:“奴婢年紀大了,能為娘娘再盡一次心,是奴婢的福氣!”

皇後既然敢對淑妃痛下殺手,必然是做了最壞的準備,既然如此,怎麽會不防著太後臨死反撲,對外求援?

太後必須寫這樣一封信,這封信不是給勤王的人看的,而是給皇後看的,叫她覺得自己截住了太後的信,就不會再防備別處了。

這封信必得悄悄地送出去,送信的人還得是太後心腹中的心腹,否則,何以取信於皇後?

慈姑這一去,就是必死無疑了。

太後忍淚送走了慈姑,便咬破手指,在中衣上以血書就一封衣帶詔,令承恩公府協同長安駐軍入宮勤王——太後很清楚,這種時候宗室是不敢用的。

承恩公府的恩寵系在皇帝身上,他們是最願意皇帝活著的人,可要是找了宗室,即便他們殺進宮時皇帝是活的,到了他們手裏怕也要是死的了。

衣帶詔字字泣血,太後咬著牙寫完,便傳了身邊一個機靈的小內侍過來,叫他將這中衣穿在身上,去宣室殿,轉達她的話給皇後。

“淑妃已經去了,生前種種,到此為止,皇後不會連收屍都不許吧?”

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太後賭杜若離想不到她會讓人帶著勤王血詔前去找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