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帝後交換身體後41(第2/3頁)

就是不知道錢夠不夠,能不能撐起來這麽大一攤子事。

實在不行再殺幾個皇叔吧。

在年輕官員中找個嫉惡如仇、且還有腦子的,把他往最愛為非作歹的藩王那裏一派,他想辦法找罪證審案,朕給他撐腰兜底,最後他成了青天,朕成了明君,國庫也充盈了,一石三鳥——天,羋秋你真是個小天才!

對,就這麽辦!

羋秋定了主意,腳步緊跟著輕快起來,再回宣室殿看了會兒折子,北部八百裏加急的戰報就送過來了。

毫無疑問的打贏了。

沒打算給主帥和一幹小將們賜爵位,升升官階也就算了。

主要這仗也不是靠他們打的——起碼新式武器的威能占了很大影響因素。

她派去的探子傳信回來,說胡人們只聽一聲巨響,緊接著城墻就塌了,還當是天罰降世,當場就給嚇尿了,哪裏還有膽氣抵抗,紛紛跪地討饒,大軍再向北深入,望風而逃的部族更是不計其數。

羋秋直接叫人把這封奏疏給了吳大學士,叫他參謀封賞之事,她自己卻展開國朝地圖,重新將幽雲十六州畫了一遍,若有所思。

約莫過了半刻鐘,她吩咐吉春傳在禦書房外的幾位重臣前來。

等人依次落座,羋秋開門見山道:“幽雲十六州業已收復,消耗胡人的同時,也該從山東內陸遷移百姓前去定居,若是人氣單薄,國民日少,這地方打下來也是白打,爾等以為如何?”

這向來是歷朝歷代的定例,幾位老臣自無異議,只是張大學士很中肯的提了個建議:“國朝百姓向來注重鄉土,安土重遷,幽雲十六州又處於北方,胡人隨時可能再度南下,只怕尋常百姓無心北上。至於流民……”

他略頓了頓,方才繼續道:“自南向北,何止千裏之遙,能夠遠度而去的,大抵只有流民中的青壯,真到了幽雲之地,無家無口,無所束縛,怕會行作奸犯科之事,反倒於收復當地民心不利。”

羋秋眉頭略略皺起幾分,幾瞬之後,徐徐道:“朕心裏邊倒是有個主意……”

張大學士謙和道:“敢請陛下指教?”

羋秋定了神色,鄭重道:“授田。”

張大學士不禁有些失望——他以為陛下會提出什麽建設性的意見呢,沒想到還是這種陳詞濫調。

然後他就聽天子又補充了一句:“著戶部官員往幽雲之地重新測量田畝,制定圖籍,男丁也好,女口也罷,但凡過了十五歲,均授田十畝,十五歲之下的授田三畝,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眾臣微怔之後,很快反應過來,天子這是有意留住幽雲之地的女子,讓她們暫時作為恢復農生的主力軍了。

向來授田之事,只講男丁,不算女口,就算是把女子一並加上,也全無男女同等授田的定例。

此事若是發生在山東中原地區,必然會引起士大夫勢力和地主階級的反彈,男人跟女人怎麽能授同等數量的田畝呢!

可此事發生在幽雲之地,無形中就減少了很多阻力。

第一,幽雲之地的確有大片大片的無主耕地等待分配,分出去好歹還能收一點賦稅,不分出去只會荒在那兒長草!

第二,幽雲十六州連年戰亂,青壯年男子去了十之七八,男人少了,女人可不就得頂上?不分給她們,土地不也是荒著,倒不如分出去收買人心,還叫她們念中央朝廷的一分好。

第三,這政策顯然不是只針對幽雲十六州的女人的,換言之,流民拖家帶口去了,女人也能分地,無形之中減少了生存壓力,也能吸引更多的人過去!

吳大學士想的更多,不禁撫著胡須開口:“越是貧寒孤苦之地,溺嬰之風愈盛,且被溺殺的多半都是女嬰,究其緣由,有的是因為重男輕女、渴求男丁,有的是因為實在養活不起,無奈而為之。可是一時溺死容易,以後呢?女嬰被溺死了多少,以後就有多少男丁孤寡無妻,既不利於國家安定,又不能繁衍人口,若是有了男女均等授田一事,這些事情料想或多或少會有所緩解吧。”

這決議理所應當的被通過了。

皇帝提議,幾位老臣贊同,再到朝堂之上,就純粹是走走過場了。

消息一經傳開,反響並不如想象中那般熱烈,反對的聲音也接近於沒有。

對嘛,長安帝都,天子腳下,這是國朝最繁華富足的地方,誰會稀罕跑到幽雲十六州去種地呢!

白給十畝地也不去!

女口授田也不去!

我們又不缺這仨瓜倆棗。

可是有人缺。

有很多人缺。

對於這些人來說,這十畝地就是活下去的希望和無限未來。

朝廷將相關公文傳到幽雲十六州之後,便有百姓給長安天子立了生祠,很簡陋的一座祠堂,但心卻異常誠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