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帝後交換身體後42(第3/4頁)

顧大學士一看可不得了——上有登聞鼓,下有長安令,小姑娘哪個都不找,專來找我,這不就說明我顧某人慷慨仗義、天下皆知?

這事兒我得給你辦得漂漂亮亮的!

再看完狀紙,了結了情況,顧大學士大為皺眉,馬上把人帶回府,叫夫人照看著,自己往書房去奮筆疾書,第二天就揣著奏疏上朝去了。

來彈劾人的。

彈劾什麽?

幽州刺史及其下屬貪冒軍功、侵吞朝廷撥下的撫恤款,既是使朝廷失義於幽州將士,也寒了天下百姓的心,罪在不赦,該當處斬!

緊接著顧大學士便以李雲娘之事做例,慨然道:“李氏之父乃是五品遊擊將軍,戰死沙場,不得敘功。雖為官吏,又以身殉國,其女卻不得善待,無一文撫慰款入手,上下求訴無門,不得不孤身奔波,前往長安乞求天子主持公道,豈不可憐可嘆?而沒能走到長安的李雲娘,又該有多少?”

羋秋緘默不語,群臣也是惻然。

生母早逝,父親戰死沙場,上無祖輩,下無兄弟,本來還能有一筆撫恤款富足度日,卻又被貪官汙吏侵吞掉,連父親的功績與死後哀榮都為人所占,誰見了不覺於心不忍呢。

下令徹查此事,勢在必行,只是除此之外,朝廷也必然要對這個進京告禦狀的李雲娘予以寬撫,以安天下民心。

顧大學士既攬了此事,就想著送佛送到西,提議給她一個郡君或者鄉君的封號,聊以安慰。

朝臣們雖然同情李雲娘的遭遇,但對於這等誥封,卻有異議。

“郡君為四品誥命,一品內命婦之母方可得此殊榮,而鄉君也是四品官員之母、妻封誥,李氏經歷雖誠然可憫,但以此相慰,未免太過。”

顧大學士馬上站在道德高地扣了一頂帽子過去:“李將軍為國捐軀,死且無懼,對於他的孤女,朝廷竟吝嗇於一鄉君封號嗎?”

對方啞然,半晌之後,又有其余人出聲反對。

當然,也不乏有人贊同。

如此幾番爭執不下,羋秋便笑道:“既如此,且叫李氏上殿來,問一問她的意思吧。”

李雲娘能夠從幽州一路騎馬奔赴長安,顯然並非普通意義上的閨閣女兒,而要當成將門虎女看待。

她並不漂亮,容貌只能說是端正,身量較之尋常女子更高,若是戴上頂鬥笠,穿一身黑衣,便是個英姿颯爽的女俠。

入宮之前便有人同她提及朝堂上眾人的爭議,真的到了大殿之上,天子問起她的意思來,她也不顯慌亂,叩首之後,落落大方道:“小女此來長安,一是為家父張目,二是想為幽雲無數戰事的將士們求一個公道,並無他心,伏請陛下徹查此案,向天下施善政,此外再無他求!”

眾臣聽罷,臉上皆流露出幾分贊賞之色。

羋秋同樣擊節贊了聲“好”,又褒揚道:“果然是虎父無犬女!”

略微沉思了片刻,她方才道:“朝廷上諸公為該給你個什麽品階爭論不休,朕倒有個折中的辦法。聽說幽州危急之時,你也曾經上陣殺敵,巾幗不弱須眉,便將你父親的官位減去一等,恩蔭你做從五品的昭武校尉,女承父業,你看如何?”

李雲娘顯然不曾想到天子會給出這樣一個提議,短暫的驚詫之後,欣喜瞬間湧上心頭。

當個鄉君有什麽意思呢。

就算是做了郡君,也只是得了名頭,按時領一些祿米罷了,同世間其余相夫教子的女子並無什麽不同。

而昭武校尉雖然只是從五品的官階,遠比不得前兩個封誥榮耀,可這是腳踏實地的官銜,是能夠叫她留在幽州、完成父親夙願的官職!

本朝女子雖然也有做官的,但俱是在內朝侍奉太後、皇後的女官,在外朝得到任命的官職,她是開天辟地頭一個!

唯恐皇帝反悔,李雲娘趕忙低頭謝恩,務求叫此事就此敲定:“小女叩謝陛下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臣回過味兒來,隱約覺得不對勁兒——郡君、鄉君這類封號都是給女子的,可昭武校尉它不是那麽回事啊!

官階再低也不是那麽回事。

反駁的話到了嘴邊,想了想,又給咽下去了。

給了就給了吧,反正也就是個從五品的官。

要郡君不給,要鄉君不給,到最後要是連個從五品的官都舍不得給,叫天下百姓知道了,朝廷成什麽了。

這件事情便這麽了結了。

幽州刺史必然是要處置掉的,與此同時,對於李雲娘的嘉賞也該落到實處,除去叫人給她送去了全套的官服、印鑒之外,宮中皇後還特意賞賜她諸多金銀珍寶,聊以慰藉。

而李雲娘也很上道,親筆寫了“急公好義、天下楷模”八個大字,雇了好些人手,吹吹打打的送到顧大學士府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