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開始生了(帝後交換身體後48(第2/3頁)

黔國公老老實實的點頭。

黔國公太夫人抓起案上的團扇敲這個蠢東西的腦袋,恨鐵不成鋼道:“知道人家是聰明人,怎麽還不跟著他走?我當年就不該嫁給你爹,跟了老昌寧侯多好,生個聰明兒子出來,只管頤養天年便是,何必為你這個蠢東西操心個沒完!”

黔國公替自己死了的爹憋屈了一會兒,終於還是沒忍住,結結巴巴道:“真,真叫大姐兒承襲我的爵位啊?這不是虧了嗎?!”

黔國公太夫人冷笑一聲:“兒子,你說是錢重要,還是命重要啊?”

黔國公臉色一下子就白了。

回去想了一宿,直憋得心口疼,忍著滿腹怨氣去找了老妻,應允她上疏說叫長女襲爵的事兒。

這於黔國公夫人而言,真是喜從天降,無心想他為什麽突然間轉了性,趕緊張羅著叫他去書房寫奏疏,趁早將此事落實,以防夜長夢多。

……

如黔國公這樣的強硬派都低了頭,其余人難免要多想幾分,有就坡下驢松了口的,還有的硬梗著脖子不低頭,只是到底於心不安,悄悄往徐太傅處捐了一大筆款子。

除此之外,也不乏有一條道跑到黑的強硬派,就是鐵了心叫庶子承繼爵位,死都不往外拿錢,也絕對不接受女兒降級襲爵。

羋秋從頭到尾都沒有發表意見,只叫徐太傅出面沖鋒陷陣,至於這些個勛貴們的表現,她心裏邊兒自有一本賬在。

等事情了結之後核對一下,本朝共有勛貴二百三十六家,其中有一百五十三家以嫡子承爵,剩下的八十三家勛貴裏邊兒,最終有二十七家上疏請求以嫡女降級承爵。

其余五十六家裏邊兒,有二十來家心下惴惴,為求心安往徐太傅那兒撒錢,至於剩下那三十來家油鹽不進、一毛不拔的……

羋秋翻著名單冷笑。

敬酒不吃吃罰酒,就別怪朕不留情面,找個機會一把廢掉拉倒!

去掉那些冥頑不靈的人家,最後約莫剩下二百家勛貴,二十七家以女承爵,大概九分之一的比例,已經不算是少了。

禮部猜度著天子的心思,順勢提出了組建女子太學院的建議,滿朝文武眼觀鼻鼻觀心,原本該是群臣反對的事情,竟無一人吱聲。

他們畢竟不傻,這事兒天子已經敲定了,沒必要再跟天子擰著來。

再則,要想成為一個合格的公府、侯府繼承人,相應的教育必不可少。

於這二十七位即將承爵的女郎來說,刺繡女工都成了過去,既然坐上了那個位置,就必須肩挑重擔,進入女子太學院接受迥異於從前的政治教育,承擔起家族的未來!

女子太學院的組建工作交到了吳大學士手裏,他老人家用一晚上的時間仿照太學院擬定了女子向太學院的相關章程。

尤其妙的一點是,除去專門針對承爵之女的班級外,他還專門設置了幾個針對貴族女子進行政治化教育的班級,此事在朝堂上公布之後,也沒有遭到任何反對。

大家看得很明白,女子承爵的口子既然開了,就不會隨隨便便關上,當今天子畢竟正當好年華,起碼還能執政三十年,這政略等閑不會被廢黜的。

他們也有兒孫,更無法保證兒媳婦、孫媳婦一定能生出嫡孫、嫡重孫來,也就是說在嫡系男嗣出生之前,每一個嫡系女孩都有可能成為偌大家族的繼承人,既然如此,為什麽不從小就給孫女們最好的教育?

一個優秀的繼承人,能夠帶領家族繁榮幾十年,再怎麽嘔心瀝血的培養,都嫌不夠!

退一步講,就算之後兒媳婦又生出嫡孫來了,精心教養的嫡孫女要嫁出去,這也不算虧。

孫女也是會有兒女的,教育是死的,而人是活的,好的母親能夠通過言傳身教,春風化雨的教誨自己的孩子,她們的身上承載著未來。

不只是勛貴們,文官武將們都在考慮著要將女兒送去讀書。

多學點東西總沒壞處,再則,也可以趁機拓展一下人脈嘛!

下朝之後,相熟的官員們三三兩兩的說著話離開,徐太傅叫了吳大學士一起,散步般往僻靜處去。

“陛下如此舉止,想做的怕不僅僅是這麽簡單吧。”

女子承爵跟男子承爵是不一樣的,最大的區別就是——承爵的男子是可以入朝為官,領命辦事的!

現下天子開恩,令女子承爵,又許設女子太學院,言外之意,不就是假以時日,這些承爵的女子也可以登上朝堂,為官作宰嗎?

吳大學士笑:“太傅,我們老了。”

徐太傅微露愕然:“嗯?”

吳大學士神情有些感慨:“已經是年輕人意氣風發、揮斥方遒的時代了啊!”

徐太傅反應過來,有些悵然,又有些期許:“是啊。”

他很快便振作起來,風風火火的拉著吳大學士往外走:“嗨,想那麽多做什麽,幹就完了!”緊接著又是什麽生命在於奮鬥,007是一種福報之類的雞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