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帝後交換身體後53(第2/3頁)

羋秋試著嘗了口,很軟糯的口感,頗覺香甜,馬上便吩咐侍從:“杜太尉府上送一個,徐太傅還有其余幾位大學士都送一個。”

結果就是第二天顧大學士捂著鼻子,拒絕跟吃過屎的人說話。

……

鄭窈娘回來了,羋秋也兌現了三年的承諾,準允她承襲父親興平侯的爵位——不是降級承襲,而是直接承襲。

理由很簡單,功高當酬。

祈安監的人已經將她從海外帶回來的作物分門別類的整理出來,按照隨行出海農官的筆記按時播種,此外,還有數以千斤論數的香料布匹,乃至於成箱的寶石和玻璃器物,除去供應宮廷之外,剩下的很快便被搶購一空。

徐太傅一宿沒睡,熬夜打了六七個時辰的算盤,得到了最終結果,人吃馬嚼都算上,再加上造船的人力物力,這一趟出海全都給賺回來了,且還有盈余。

就這,還是沒算上那些農作物的巨大價值下的結果,更不必說此次遠航所帶來的政治效益與軍事助益了。

這一次出海,值!

伴隨著鄭窈娘的回歸,朝臣們又有了新的工作,新型作物的推廣乃至於舊作物的轉型成了新的問題,東西是好東西,作物是好作物,但一個不好,是要鬧出災禍來的。

如何使得百姓願意接受新作物,摒棄舊作物?

舊作物的消失,對於以舊作物為主體進行經營的小農和商家而言,是否是一場滅頂之災?

一項項難題,都需要底下人慢慢統籌。

好在天子還年輕,還有幾十年的時間可以掌舵,這條路雖然長,總是能走到盡頭的。

……

時間一天天的過得飛快,世界也是日新月異,蒸蒸日上。

等到大公主歐陽宣十五歲及笄那年,女子往太學院求學,入朝堂為官,都是正常的不能再正常的事情了。

等朝臣們聽說天子令泰山公主節制幽、雲、兗、徐等十六州軍事時,半點也沒覺得訝異,只跟回家吃了碗炸醬面似的,理所當然的想:噢,這樣啊。

女子都能承爵上朝了,再出個女皇帝,好像也不奇怪?

沒辦法,這世道變得太快了。

從前我們上朝的時候,都是天不亮就起身,揣著手叫仆從提著燈籠,坐著轎子顛啊顛,現在直接出家門口買票,短程火車直接開到玄武門,這你敢信?

到了玄武門,再換一站車,直接到宣室殿外打卡,這你敢信?

從前上街要麽騎馬,要麽坐轎,現在這兩種老套的交通方式都被淘汰了,更時興的是騎自行車和摩托,這你敢信?

本來老一輩兒的人不該這麽快就接受這些個新事物的,但是自打徐太尉發現這些個玩意兒能極大的縮減通勤時間後,那老卷王帶頭騎摩托出城辦公,這你敢信?

聽說他最近還想聯合祈安監出一款上班打卡的工具,取名叫釘釘……

這老東西還真是燃燒生命,孜孜不倦的在卷啊!

離大譜的事情一多,再出個女皇帝就成了小事,灑灑水而已啦!

果然,沒過多久,天子便降旨冊封長女泰山公主為皇太女,繼而又將其余幾個子女分封到海外諸州去,朝野民間對此早有猜測,竟也無波無瀾的接受了這件事情。

稍顯離奇,又有些合乎情理。

……

皇帝涼了之後,羋秋已經做了將近二十年的天子,兢兢業業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時間對於她的影響微乎其微,好像什麽都不足以引起她的動容。

直到徐太傅突然倒下。

那日是個再尋常不過的日子,再尋常不過的天氣,事發之前毫無預兆。

羋秋剛看完福州拍來的電報,準備往殿外去活動一下,還沒等邁出門,就有人急匆匆前來報信——徐太傅在官署裏暈過去了。

羋秋原地呆怔了半晌,才大夢初醒般想起來,徐太傅今年也已經七十有五了。

對於這個年紀的老人而言,這種突然的暈厥實在不能算是一個好的征兆。

一股不祥之感籠罩在心頭,羋秋頭一次感知到了膽怯,什麽都顧不上,慌裏慌張的往官署去。

她到的時候太醫剛剛將聽診器收起來,見了天子之後,神情悲憫,幾不可見的搖搖頭:“太傅是積勞成疾,老臣無能,回天無力。”

房間裏圍著好些官員,俱是神色憂惶,見了天子之後紛紛躬身問安,羋秋無心同他們言語,擺擺手全都打發出去了。

徐太傅此時已經醒了,喘息聲有些粗,看見她後,仍舊躺著,慢騰騰道:“陛下來了啊,人上了年紀,不中用了……”

羋秋坐到床邊,用力握住他蒼老的手掌,默然無語。

徐太傅見狀,便笑了笑,很釋然,也很坦蕩:“剛好陛下將其余人遣散,老臣也有些話要同您講。”

說到此處,他喘息聲稍稍急切一些,平息了片刻,方才繼續道:“老臣,老臣家中有兩子,俱是才幹平庸之人,可以守成,卻無開拓之能,老臣身後,陛下便不必,不必加恩擢升他們了。”